身……:從人口狀況觀察(社會的狀況)。人口狀況相當今天的生產狀況,經濟狀況。
這一章在古本時,只是一篇歌唱生育的祭祀辭,改造到今本時,反映了周,春秋和戰國時的人口狀況,至少可以知道在土地生產方面,勞動力嚴重不足。
25 重積德
原文
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服,早服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則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註釋):治人:是對氏族的管理。 事天:是巫祠為氏族主持祭祀活動。 嗇:方言,也是建抱的意思。 早服:就是早(生育),服是語氣詞。 重積德:就是多生育,人口興旺。 國:這裡指以巫祠為中心的村落和部落。 國之母:指一崇拜。在古漢語,母並不單指女性,子字也不單指男性。
(大意):對國事的治理和對祖先的祭祀都不如“嗇”來得實惠。所謂嗇,就是早育,早育是最有效的生育。有了人,作什麼事都能成功,這才是長久的辦法。
解讀
這一章與上一章很相似,採用了古本兩句話。“嗇”是古商語,在周以後的語言中沒有再使用。“早服”是春秋時對嗇的解釋。道書改造了古本的祭祀辭。
26 以政治國
原文
五十七 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言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貪,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註釋):政:巫祠對氏族的管理叫作政。 以非軍事的,非衝突的方式解決氏族間爭端叫作奇。 無事:不同於生產氏族的管理,即巫祠的教化。氏族的管理叫作有事。 取天下:巫祠對於村落的管理叫作取天下。 忌諱:指貴族間的爭鬥。 民:時代不同,內容不同,這裡指佔有土地的非貴族和貴族後代。 貪:指對僱傭勞動的管理。聯絡下文似貧字。 利器:巫祠是以氏族佔有為基礎的管理。氏族成員的個人佔有叫作利器。 國家:村落,部落。 滋昏:混亂。 技巧,奇物:就是上面說的利器。 法令:首領規定的制度,與巫祠的崇拜習俗相對。 盜賊:不法分子。 聖人云:這是對巫祠首領的美化。 無為:巫祠的崇拜習俗。 好靜:與無為同義。 無慾:信徒向巫祠的奉獻,從巫祠角度叫作無慾。
(大意):商的中,晚期,巫祠已經不再參與對氏族的管理,但是,歷史上巫祠的崇拜習俗的管理方式應當恢復起來。我怎麼知道的?你看,貴族爭鬥,百姓爭鬥,個人佔有了秩序就混亂,有了法令不法分子也多了。還是恢復巫祠時代的秩序好。
解讀
在商代的中晚期,巫祠遭到商貴族的驅逐,公元前1500年,商的貴族政權衰微,巫祠中興。這一篇是巫祠中興的施政綱領。
27 習俗之樸
原文
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pi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註釋):道常:長久的道。 樸:玉製的禮器。是商,以及商以前時代等級身份的標誌。這一章的樸喻道,雙關語。 侯王:商代的稱謂。周以後稱王和公。 臣:改變。 甘露:巫祠的典故,記載於山海經,說玉神降甘露。 賓:臣服。 自均:商以前是氏族公有,自均是社會的通常秩序,相當於今天所說的平均分配。 始制:自均起源早,所以叫做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