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團座的命令下,已經佔領石門的各部紛紛放開手腳,在已經天色大亮的石門街頭廣貼公告。
內容大概是招收青壯年勞力做民夫,可以先行發放糧食做為酬勞,若是搬完物資還想返回家鄉的,到時也會發放回家路費,若願意攜帶家眷由晉東南前往陝省的,歡迎不說,還會給家眷發放路途中所需糧食,若也願意幫忙運輸的,老人、女人、孩童,都可以發放青壯一半的酬勞!
石門做為平漢線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可比黎城這樣的小縣城大的多,人口也絕對在十萬以上。
能當上團長的,那有傻子,他們可不僅看中了石門堆積如山的各類繳獲物資,更看中了石門的人口資源。
十萬人口,至少有兩三萬青壯,只要能忽悠到其中一半去戰區,那可就是一萬有餘,足以把這次晉東大戰中戰死、重傷殘疾的兩萬多損失彌補一半。
而且,也可以從根子上斷絕惱羞成怒的日軍拿石門城內普通百姓撒氣的可能性。
現在的石門各部的確是沒有什麼錢,不可能拿著白花花的大洋現場發軍費,但手裡有糧食啊!三百萬斤精米、一百多萬斤白麵就是他們的底氣。
甚至,石門前線最高指揮官白髮將領在徵詢過各部意見後,當機立斷拿出其中的八十萬斤白麵做為酬勞,如果願意做民夫的,每人60斤白麵40斤包穀面,現場發放。
仗打到這個時候,物價早已屬於飛昇狀態,一斤白麵早已由一年前的一塊大洋十斤變成一塊大洋2斤,上漲足足五倍,普通人家別說吃白麵了,就是蕎麥麵都得省著吃。
這酬勞價值40大洋,堪稱天價,錯過這次,估計很多人這一輩子都遇不上這樣的好事兒了。
而且,老人、婦女、孩子只要願意搬東西,一樣給酬勞,哪怕只是青壯年的一半,但如果一家八口人集體出動,3個青壯帶上5個老弱婦幼,那就可以獲得各種糧食550斤,女主人精心搭配之下,至少夠一家幾口人吃上大半年的。
為了吸引青壯報名,除了街頭貼布告外,各部還以一隊隊士兵拿著白鐵皮喇叭沿著各種小巷子高聲宣傳。
前大半個小時大部分民眾都還在觀望,但隨著一個個受不了白麵誘惑的青壯年登記了姓名、住址並按了手印之後就扛著百斤糧食回家,民眾們也紛紛躁動不安起來。
人類生物本身就是一種群體性動物,從眾心理特別強,眼看著領糧食回家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選擇加入進來,其中一大半人領完糧食在家裡和家裡人商量後,更是毅然決然的帶著全家都加入了搬運物資的隊伍。
原因很簡單,沒人是傻子,他們很清楚自己這一加入國軍的運輸隊,或許不到戰爭結束,就再無機會回到石門城了。
與其是這樣,還不如一家人繫結在一起,要麼一起生要麼一起死,雖然陝省那邊人生地不熟,但好歹是中國人的地兒,咋說不用天天活得戰戰兢兢的,只要願意出力,又有幾百斤糧食打底,一家人只要餓不死,總有云開月明的那一天的。
正是這樣的淳樸理念,到了17日下午,響應號召願意參與物資運輸的普通百姓,足足有七八萬人,幾乎佔了石門城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這是可觀的一個數字,更是無比壯觀的一個景象。
參與運輸的這些北方居民,最少每家都會有一個獨輪車,家裡那點兒破爛家當,鍋碗瓢盆外加什麼褥子還有襁褓中的娃娃,都放在這個獨輪車上,由家中白髮蒼蒼的老人推著。
而青壯包括壯年婦女甚至是十餘歲的孩子,都是肩上扛著、胸前掛著糧袋,平均一人負重近60斤,步履緩慢卻堅定的沿著公路和各種小路向井陘方向前進。
超過40公里的交通線上,除了軍人,更多的就是肩扛手提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