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據各地不完全統計,1958年全國共捕殺麻雀2。1億餘只,可憐的麻雀所剩無幾。那個時代過來的許多人,都有捉麻雀的經歷:

小時候在農村,每到收割時節,麻雀就飛來蠶食莊稼,農人們在麥田中央插上稻草人,嚇跑麻雀。對曬在門外的穀粒怎麼應對?父親在曬場的內圈和外圈用舊塑膠布套加工為擬人化的木墩子,麻雀光顧機率大大減少。我哥用一隻淘籮和一根筷子,繫上三四米長的線,隱蔽在某一處,沒多大工夫,一隻不諳世事的小麻雀鑽入了哥哥設下的陷阱,還未嘗到幾粒米粒,便遭到了滅頂之災——筷子隨著套線的拉伸,“轟然”倒下,小麻雀被哥哥伸進的手給逮住了。我在旁看著,也十分開心。(陳麗珍:《捉麻雀》,2009年4月19日《新民晚報》)

1960年3月,毛*澤*東批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

“除四害”,什麼手段都用上了,比如滅老鼠,什麼“掏窩”、“水缸捕鼠”、“調墨油粘鼠”、“雙簧鋼絲夾鼠”、“碗、桶、面盆扣鼠”,等等。當時以老鼠尾巴統計戰果,孩子們把打死的老鼠割掉尾巴,用石灰消毒後串成一串,交到學校或居委會。滅鼠是有獎勵的,有的地方滅一隻老鼠換一盒火柴,或者幾根尾巴換一張書籤。有的小學生會把一根尾巴切成兩截,再把一頭削尖,冒充兩根。

小說的第九章,叫做《半夜雞叫》。在這個故事裡,綽號“周扒皮”的地主,為了讓長工們早起幹活,半夜鑽進雞籠學雞叫,最後反被長工們戲弄。《高玉寶》在國內外有二十幾種版本,僅漢文版印數就高達450多萬冊,並被改編為24種連環畫和12種文藝演唱形式及其戲曲書籍,其中尤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4年拍攝的同名木偶片影響深遠。

“周扒皮”的綽號,以及“半夜雞叫”的刻薄舉動,最終成為中國千千萬萬地主的形象。

全國土改有先有後,但基本在1952年完成。這次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土地改革,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獲得大約7億畝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免除每年交給地主的700多億斤糧食的地租。從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據統計,1952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長42。8%。

50年代的中國人,經歷了“一化三改造”。“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造”就是對農業、手工業、實行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進行。

央視法治頻道主持人勞春燕曾回憶,她的外公世代從醫,在紹興上大路開了一家藥房,叫“致大藥棧”。新中國成立前,致大藥棧在紹興城裡也算數一數二的大藥房了。新中國成立後公私合營,外公從藥店老闆變成了一名普通的藥店倌,也被命令去改造,和其他改造物件一起住在紹興城裡唯一的一座教堂裡,每天挑河泥。年幼的媽媽去給他送飯,發現他的腿都腫了,一掐一個小坑,原來是得了浮腫病。

一些公私合營的資本家,意識到工商業改造已是大勢所趨。也有一些人開始對前途感到茫然,終日惶惶不安,顧慮重重,心甘情願把家產獻出來的畢竟是少數。有的資本家是“白天敲鑼打鼓,晚上痛哭流涕”;也有的說“多年心血,一朝付之東流;幾聲鑼鼓,斷送家財萬貫”。

正當上海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公私合營搞得如火如荼時,北京市也在加緊推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公私合營。1954年,北京選擇大有糧店、稻香村食品店、同仁堂國藥店、六必居醬園等10家較大的、具有傳統特色的資本主義零售商店進行公私合營試點。8月27日,同仁堂公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