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8部分

兵沿著運河向北加速攻進,還要不斷的佈置沿途對大運河航運的保護,整個心幾乎都要飛到山海關去了。

現如今突然間馮衛漢和盧象升等人送來訊息,說已經想辦法逼得吳襄無法投降建奴,只能死守山海關,並且吳襄表明態度,今後願意投降肖天健為臣,這個訊息讓肖天健當場便樂翻了,到達滄州的時候居然破天荒的下旨弄了幾杯酒喝了,慶祝一下這件令人振奮的好訊息。

接著肖天健便在滄州軍中,派人攜帶了他的聖旨,日夜兼程穿越明軍控制區,趕往山海關,暗中向吳襄頒旨。

肖天健在聖旨之中大大的讚揚了吳襄識大體顧大局的情操,並且還唏噓了一番吳三桂的事情,告知吳襄,他對於吳三桂之死非常遺憾,很“欽佩”吳三桂云云,早已經下詔,為吳三桂立碑,請吳襄不要為此掛懷,今後有朝一日得勝之後,吳襄可以將吳三桂的遺骸遷回他們吳家祖墳之中另行厚葬,所需費用大中朝全部報銷,並且暫時授予吳襄為第二鎮副總都統之職,暫時聽令於李信調遣,待到可以公開之時,再另行下旨昭告天下!

刑天軍一鎮的副總都統已經是非常高的官職了,而且是掌握兵權的實權職位,這對於吳襄來說,以前是沒敢想過的事情,現如今接到了肖天健的聖旨之後,吳襄這才感覺跟吃了一顆定心丸一般,這心便徹底放在了肚子裡面,起碼今後大中朝入主順天府之後,他們吳家照舊可以享受榮光,而不會落得一個沒有下場了。

於是吳襄感激涕零趕緊跪謝接旨,小心翼翼的將這份大中朝的聖旨收藏到了他內府之中,並且拿出了不少銀子,來酬謝前來頒旨的宣召使。

這個宣召使看了一下吳襄手下托出來的這盤子白花花的官銀,不由得吞了一口口水,但是卻笑答道:“吳軍門這是要害在下呀!咱們大中朝不興這個!這雪花銀快要把在下的眼珠子都閃花了!在下心領了便是,但是萬萬是不敢收下的!否則的話恐怕回去聖上便要砍了在下的腦袋了!

你我今後都將同殿稱臣,在下奉勸一下吳軍門,今後這樣的迎來送往的禮節,萬不可再用了!否則的話對吳軍門將會不利!大明亡,乃是亡於官吏貪腐,我大中朝豈能再步其後塵?所以這禮數是在咱們這兒絕對吃不開的!

罷了!我等任務已畢,就不再次耽擱了!我等還要去見一下其他諸位將軍,告辭了!這些銀子不錯,吳軍門不妨就拿出去犒賞那些有功的兵將們好了!也算是咱對山海關這一戰盡一點心!”

說罷之後,這個宣召使便轉身要走,吳襄嚇得趕緊讓人收回這些銀子,跑出去親自將他們送到門口,這才派人將他們暗中護送出了山海關主城。

回過頭來,吳襄不由得感嘆,肖天健果真是治國甚嚴,連宣召使都不敢接他的贈銀,那麼說明這大中朝上下卻是是比大明的官吏清廉的太多太多了,甚至於連一頓飯都不吃,便就這麼走了,可見得大明官府之中的那一套今後還真就在大中朝吃不開了,想想這段時間他接觸到的大中軍的諸將們的作風,他只能替大明皇帝哀嘆,嘆息朱由檢實在是生不逢時,雖然他這個皇帝也很努力,可是下面的官吏們卻已經爛透了,單憑他一個皇帝再怎麼打拼,也沒法拯救大明王朝了,這天下合著也該換姓肖的來坐了。

至於他兒子吳三桂的死,他雖然內心之中還是不舒服可是也只有勸慰自己,不要再多想了,誰讓他當時要聽大明朝廷的命令呢?這都是他命不好吧!更何況大中皇帝肖天健也說了,今後準其為他遷墳另葬,並且大中朝廷承擔所有的費用,也算是吳三桂的榮光了,這也是他這個老爹為他爭取到的,他只能今後死跟著肖天健走下去了。

所以他想了一下之後,將那盤銀子以及收取的建奴的那一千兩黃金,都派人取了出來,既然要幹,就乾的漂亮一點,大中朝的人誰不知道他昧了建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