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來說,有一些電影本身投資就比較低,所以,只要能夠獲得兩三千萬的票房就算是大賺了。 可那是對新人導演或者是在業內地位有限的導演而言的,只要能夠讓投資人賺錢,他們的下一部電影就有保障。 但那肯定不是海哥這樣級別的大導演的追求。 什麼? 三兩千萬? 投資都不夠,想賺錢就更是門都沒有。要想提高電影的投資,搞出大片的氛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投資要跟上。 大導演們還是很看重這一點的。 你讓大導演們還沒有下凡就扣扣索索的拍電影,他們怎麼可能接受?更何況,雖然很多大導演看到商業電影如火如荼,也都心癢癢想要試一試。 但是,一開始他們攢專案,肯定還是投資人比較熱情的,畢竟,盛名加身,獲得的榮譽都在那裡擺著呢! 投資人也沒什麼稀奇,他們對於很多事情也都是戴著濾鏡的,判斷的標準並不客觀。 幾位大導演早早的就蜚聲海外,在各位投資人成長的那些青蔥歲月裡,影迷也好,普通的觀眾也好,對他們的觀感都很好。 雖然偶爾也有批評,但是,各種誇讚是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版面的,大眾對他們的實力也是很認可的。 這其中,或許還有一點點年代的濾鏡在裡面。 在二十年前,內娛的發展還相當的遲緩,在好萊塢大片鋪天蓋地襲來的那個年代,不管是業內人士還是普通的觀眾,對於國外的電影以及國外的那些電影節,還都是很迷信的。 有一丟丟崇洋媚外的味道。 他們往往以獲得國外的獎項為榮,如果能夠獲得最高等級的獎項,三大電影節的認可,那就更是了不得了。 正式飛昇了! 在這樣觀念環境之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他們往往會把自己青少年時期的觀念帶入到工作之中。 看諸位大導演的眼神都是不同的,帶著崇拜,明明他們在商業片領域也並沒有得到認可,他們的實力也沒有得到票房的驗證。 但尊貴的投資人們完全不在意。 還會認為他們極為高貴,能夠邀請他們拍攝商業片,是投資人們的榮幸。 以前的小張就是帶著這樣的心理合作的。 明明自己是大老闆,是大金主,卻不知為何要把姿態擺的那麼低,好像真的是求著大導演們拍商業片似的。 被這種心態的人緊緊包圍,後果還是很嚴重的,有些導演還能保持冷靜的頭腦,比如老張,雖然拍商業片是不是順手不知道,但是態度還是很端正的。 也許故事構造或者是拍攝的節奏也有短板,但至少他還是能把心沉下來認真的拍電影。 再借助良好的宣傳攻勢,先期又搶到了比較好的檔期,在這些先決要素的背景之下,老張的商業片之路走的還是很不錯的,比較穩健。 一開局,票房上就達到了投資人的目標,除此之外,雖然劇情上也有不少人詬病,但觀眾們的反響還是可以的。 達到了七分作品的層次,也就是說,與佳作相比有距離,但是及格分是有了,某些方面,審美的格調還是很高的。 可以讓觀眾很明顯的感受到,這雖然是一部商業片,但是,導演的功底深厚,還是把一些文藝片的藝術表現手法融入了進來。 給觀眾們吃了一頓好的。 雖然這樣說有些誇大,老張的商業片之路也不見得就不會出現波折,比方說,巨大的隱患還在前方向他招手。 等到三言二拍上映之後,可就有好戲看了。 但那是以後的事。 現在看來,老張之前還是成功了的,那麼,拍一部電影被批評也不能改變他的地位。 作為一位業已成功的名導,老張的小小失敗,只會被觀眾們認為是一次失誤。 更何況,三言二拍明顯不是老張的風格,離譜的要命,觀眾們看到這樣的電影,大概只會認為他是腦子被門給擠了,抽風了。 不會認為他是水平不行。 而海哥呢? 很顯然,他的處境比老張要尷尬的多,也危險的多。 饅頭大撲街,這都被嘲出圈了,成了段子,什麼格調,什麼藝術性,統統都沒有了。 即便饅頭的票房成績並不差,但是那脫韁野馬一般的口碑,已然是無法被那點微不足道的票房挽回了。 就算是有票房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