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西藏有一個叫做“沙姆巴拉”的洞穴,存在著所謂的“地球軸心”,只要找到“地球軸心”,然後派數千名空降兵到那裡,就能打造一支“不死軍團”,與此同時,可以顛倒“地球軸心”,使德國回到1939年,改正當初犯下的錯誤,重新發動戰爭。為此,希姆萊與希特勒密談了六小時,還向希特勒遞交了一份長達2000頁的報告,其中一張地圖示出了“沙姆巴拉”的大體位置。德國高層命令組織有關力量前往青藏高原找尋傳說中的世界軸心力量。
1938年和1943年,納粹黨衛軍頭子希姆萊親自組建了兩支探險隊,深入西藏,尋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亞特蘭蒂斯神族存在的證據,尋找能改變時間、打造“不死軍團”的“地球軸心”。
日本人也在蠢蠢欲動,不過走的是另外一條路。
日本是個小國,資源尤其短缺,禁不起長期大規模戰爭的消耗。
早在二戰前夕,日軍高層就對發動全面戰爭的形式和結果進行過各種預演和推測,但無論哪一種預演和推測,無一例外都面臨一個令人沮喪的結果:如果戰爭不能在短期內很快解決,日本將無法面臨資源短缺的致命缺陷,從而陷入失敗。
連著名的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都認為,發動太平洋戰爭將是一個巨大的冒險。
日本人搞偷襲也許會取得短暫的軍事勝利和軍事優勢,但時間一長,將很難抵禦美軍的反擊,事實證明了這個著名賭徒的分析相當準確。
不過,那時候全日本上下都沉浸在一片侵略的狂熱中,少數清醒的議論很快就被國民的熱情所淹沒,戰爭還是全面爆發了。
二戰全面爆發後,事實果然如少數頭腦清醒人士預測的那樣,日本陷入了亞洲各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特別是中國人民的全面抗戰一打就是八年。
日本非但未能在六個月內解決“支那問題”,還深深陷入了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泥淖中動彈不得。
戰爭迅速消耗掉日本大部分的物資儲備,軍國分子越來越失去了當初的囂張跋扈,如何解決物資供應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心頭大患。
這時候,什麼“以戰養戰”、“以華制華”等各種論調都甚囂塵上,有些惡毒的伎倆確實也解決了日軍一些燃眉之急,但在中國共產黨和廣大抗日群眾的一致抗擊下,這些轉嫁戰爭災禍的惡毒把戲沒能從根本上解決日本的主要問題,怎麼辦?
日軍高層和政治精英絞盡腦汁,思索各種救急策略。
日本人認為,德國人的“地球軸心”理論太過虛無,不可全信。相比而言,他們更現實,於是,細菌戰、化學戰等一批特殊武器都被製造出來,臭名昭著的關東軍731部隊就是一支專門研究細菌武器和細菌戰的部隊。但限於種種主客觀的原因,細菌武器仍然沒能解決日軍的物資短缺問題。
這時候,一個人走上了歷史舞臺,他的名字叫彬原樵尾,是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分院的主治醫師,此人早年也曾師從德國一流精神病治療大師馮。托里爵士,論起來和我爺爺還是同門師兄弟。
彬原樵尾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一項大膽得近乎天方夜談的計劃,並向當時的日軍陸軍本部遞交了一篇學術論文,論文的名字叫《論人類精神的物化原理》。
原來,彬原在長期的精神病治療和研究中發現,人類精神其實是一種物質的異化現象。
也就是說,人類的精神並不虛無,並不像絕大多數人想的那樣,只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活動,精神其實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物質現象。
利用某些特殊的條件,可以將人類的精神物化,並且可以隨心所欲地加以改造。
他還發現,這種物化的精神存在極其可怕的力量,這種力量分為三個等級,每一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