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陳國寶可謂是毫無壓力,出發前陳文就對他負責指揮的那半個東陽營進行了傷亡的補全,而此番增援的部隊,也足足有兩個步兵局外加兩百騎兵以及配套的炮兵和工兵。如此一來,超過了一個戰兵營的兵力,對上即便是在數量上都無法超越明軍的那些殘兵敗將,應該是可以手到擒來的。
滿懷著信心,陳國寶率領著這支東進的部隊出發,於十二月初三便抵近到青田縣城的城下。
青田城牆的分佈不似絕大多數城池那般的四邊或是多邊形,而是猶如一個三角形,這便是被人稱其為半條城的原因。其底部為後世的臨江路,西城角在大埠頭上行約百米左右,而東城角就在行春門一帶,制高點是太鶴山試劍石,城牆全長3312米,建造之初的目的是為了禦敵,後來也兼顧了防洪的作用。
陳國寶抵達城下,便派人喊話勸降,雖然清軍表現得並非是那麼堅決,但最後還是拒絕了明軍的勸降。
眼見於此,陳國寶便帥軍退後紮營,打造攻城器械。直到第二天一早,明軍便兵臨城下,再度勸降無果後便開始了攻城戰。
陳國寶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蟻附攻城,有著職業工兵指揮民夫打造出來的攻城器械遠比清軍想像中的要多,所以當明軍剛剛把陣勢擺出來,青田守軍就連忙點燃了烽火。
探馬早已撒了出去,陳國寶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發起進攻,但是為防清軍襲擾,卻還是留下了兩個步兵局保持警戒。
明軍的攻城器械滾滾向前,掩護著抬著雲梯的步兵向城牆抵近,城頭的火炮遠超想像,想來應該是那些從各縣城頭搬走的,最後都送到了這裡。只不過,處州一向是個窮府,山間礦匪雖然不少,但是各縣的駐軍也用不上口徑稍大的火炮。時至今日,城頭的火炮數量確實不少,可也大多都是些小型的虎蹲炮,更有不少明朝中前期鑄造,比清軍太爺爺輩分還高的碗口炮、盞口炮之類的過時貨,也不知道是從哪裡扒出來得。
這一番,在放棄了整個處州之後清軍顯然是決心死守這裡,由於處州副將此前已經被明軍擒獲,此間更是豎起了溫州副將胡來覲的將旗。然而,清軍火器雖多,但大多也都是打石子、鐵砂的小炮,明軍在攻城器械的掩護下很快就推進到了城下。可也就在這時,明軍的探馬卻也傳來了訊息。
青田縣城呈三角形,一面臨甌江,另外兩面與之形成夾角,明軍攻城的方向就是臨近上游的那面城牆,而留下另外的那面城牆其原因無非是「圍城必缺」這句兵家至理。
根據探馬的報告,明軍位置以東的方向,一支打著台州綠營旗號的清軍正在急行軍趕來,想來是此前潛伏在那裡的山之中伺機而動,見青田守軍點燃了烽火才大舉嚮明軍而來。這支清軍在行進之間其軍容整肅遠勝處州、溫州的綠營,雖然比起明軍還差上不少,但是唯恐被清軍夾擊,陳國寶只得暫時減緩了攻勢的力度,轉而集中力量破壞城頭的守具,而他則親領著負責警戒的那兩個局東進迎戰。
很快,兩支大軍就碰撞在了一起。陳國寶雖然並非陳文或是陳文麾下的那幾員大將,卻也並非初出茅廬的角色,自永曆五年就開始追隨陳文,長達一年半的時間他已經對鴛鴦陣的使用瞭如指掌。而他的對手,雖說是陳文一向重視的台州總兵馬信,但是台州綠營本就不過兩千兵馬,除去留守台州的以外能夠隨行的本就不多,而且由於上一次偷襲玉山鎮得手嘗到了甜頭,並沒有進行相應的改革,軍隊依舊還是老一套的戰法。
接下來,不出預料,在明軍列陣整齊的長槍陣殺手隊和鴛鴦陣殺手隊,以及炮兵、火器隊的配合下,馬信的大軍也只是比預想的稍微多撐了一會兒就全軍潰退。甚至可以說,若非馬信反應夠快,毅然決然的壯士斷腕的話,他的這支千餘人的軍隊根本不會像現在這樣僅僅拋下三百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