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工廠就看到有一些人在對持,靠近一看,才看到有幾個混混模樣的拿著棍子正在和一個人交涉著什麼。
範海霞讓司機把車停好,和瀋陽、賈贗一起過去了解情況。混混模樣的人介紹的倒是很是簡單清晰:廠長借了錢,到期沒有還,他是來要賬的,不過這次只是來通知一下,並沒有想要做什麼,但下次就不一樣了。
要賬的走後,經範海霞簡單介紹,瀋陽等人被看上去有30來歲的康涵給引進工作室。
康涵不好意思的道:“實在不好意思,讓範姐看笑話了,本來還想著能借那個訂單翻身的,結果對方公司爽約了,前期投入太大,這次虧損的有些多。借的高額貸款也還不上了。”
“我這次就是給你帶來一個金主,要是沈老闆同意投資,你就不差錢了。”範海霞道。“你先帶著我們參觀一下你的機器人。”
邊參觀邊介紹,瀋陽知道眼前的這個康涵只有29歲,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專業的高材生,博士畢業後拒絕了多家機器人巨頭公司的邀請。回國和兩名同學一起創辦了一家機器人公司,靠代理國外的工業機器人掙錢,為自主研發衝血,最終研究方向是人型雙足機器人,但為了積累經驗和掙錢,也有另一撥團隊在研發工業機器人。
因為研發投入太大,再加上剛剛出現的金融危機,公司陷入了困境,另兩位合夥人已經抽身退出公司。只有康涵還在堅持。
誰知道又被代理產品所屬公司,做了個局,到手的一個訂單也黃了,那根本就是一個虛假訂單,直接就虧光了康涵賣掉四合院的資金。現在那家公司不僅停了康涵的代理許可權,更是想低價連人帶技術一起收購康涵的公司。
“康先生,您為什麼不加入國外的大公司或是國內的研究所呢?”賈贗問道。
“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就受到過歧視,很難接觸到一些核心的技術。去國外的公司也是差不多這樣的。國內的研究所投入力度有限,像我這樣年紀很難單獨主持專案。
那怕我們代理國外的產品,也只能在國內銷售相對落後的產品,這些產品只所以能在國內銷售,也是為了佔有國內市場和打壓國內的公司和產業。”康涵道。
“你們的技術現在達到了什麼水準?”賈贗問。
“工業機器人比國外公司在國內的銷售的要強,比他們最先進的要差一代。人型雙足機器人還處理剛剛起步的階段。核心技術這塊是我們自主研發出來的。”康涵道。
“那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投入,很快就能見到回報了。工業機器人馬上就能進行投產了?”賈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