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2章 終身大事

只差五天時間,兩個孩子就能是同一天的農曆生日,兒子在2009年2月14日(正月二十)出生了。

雖然瀋陽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可是雙方父母卻都不這樣認為,哪怕老賈只有賈贗一個女兒,但他心底還是希望,瀋陽和女兒能有一個兒子的。

這麼龐大的家業總要傳承下去。再說兒女雙全也可以讓女兒在沈家得到更好的“待遇”。

雙方父母幾乎包攬了所有照顧兩個孩子的事情,瀋陽當然有大量的時間陪著賈贗了。

賈贗雖然修煉沒有什麼天賦,可經過修煉,生育後康復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只在醫院裡住了半個月,就辦理了出院手續。

奈何華夏人過月子的觀念太過強烈,在雙方父母的強烈要求下,賈贗很是憋屈的開始了在家辦公,總是不能太和父母對著幹,在月子期間外出工作吧。

連瀋陽都沒有想到賈贗開始有成為工作狂人的傾向,你說好好的一個樸實姑娘上了個商學院,轉變怎麼就這麼大呢。

現在不僅管理著華夏的業務,還定期關注著澳洲產業運營的資料,時不時提醒瀋陽可能面臨的風險。成為了瀋陽全部產業的實際幕後大佬。

有人願意操心,還不辭勞苦,只要她高興,瀋陽也就放任她去管理了。要說賈贗貪財,那還真沒有,她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並不是太高。可能是看著這些產業在不斷增值,成就感會比較大吧。

反到是瀋陽,願意花更多精力照顧兩個孩子,時不時逗一逗小的,或是帶著女兒出去“遛彎”,兩歲的小傢伙,已經懂很多事情了,可不能有了弟弟,就讓她感覺受到委屈或是不受重視。

這樣的場景,在來彙報工作的牛玉霞眼裡,更進一步坐實了自己老鄉吃軟飯的事實。

彙報完工作,牛玉霞告訴瀋陽,陳聯魁近期要來京出差,想請在京北的同學一起聚聚。

“牛班長,老陳這傢伙可不地道,一消失就是好幾年,企鵝群裡從不說話。”瀋陽道。

“他情況特殊,大學畢業就進了科研單位。有科研任務的時候不能輕易和外界聯絡。”牛玉霞道。

“那行班長,時間確定後你告訴我就行,除了咱們三個還有誰?”

“還有幾個同學,以前和你一起訓練的體育生的田學軍;在電力系統的工作的張明麗;在極太做軟體開發的田永江;在化為工作的李達章;在連想作銷售的馬繼華;加上你我,一共8個人。時間就定在明天晚上,你要不要提前請個假。”牛玉霞道。

“都混得不錯,都是好單位。請假肯定是要請假的。媳婦不準假我可不敢隨便出去應酬。”瀋陽開玩笑的道。

得!牛玉霞對瀋陽的誤會更重了。

既然是第一次來京,當然首選在老京北烤鵝店,其實就是吃個品牌,瀋陽真心覺得味道很是普通。

瀋陽就有一點好,所有人同學聚會,瀋陽都不冒頭,也不主動表現,對誰都十分熱情,畢竟能同窗三年,當然和陳聯魁、牛玉霞那可是從小學一年級就是一個班級的,既是發小,也是十來年的同班同學。

期間聊得很是投機,聊聊上學時候的趣事,聊聊現在的近況,聊聊婚姻孩子,沒有顯擺,也沒有傾軋。這樣的氛圍讓瀋陽感覺不錯。

當然因為有幾個同學的工作原因,也聊到了科技領域的封鎖和打壓,比如晶片、發動機、光學裝置、材料學、通訊等。聽的瀋陽覺得有機會的話,可以幹票大的,順便扶持一下賈贗投資的那幾個科技企業。

先追趕上對方,然後再想辦法從那個仿生人那兒搞點更先進的技術出來。只有不斷的在模仿上超越,才能更快的提高技術水平。

當然,哪怕是抄襲,也要建立在有研發能力的基礎之上,不然肯定沒有辦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