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帝都,荒涼已久,且關中殘破,地力用盡,水利不修,要遷都的話,光是水利工程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大工程了。
鳳陽這裡畢竟是祖陵所在的地方,既然別處不合適,朱元璋索性就下令建此大都城,以為遷移京城的後備。
當時用了不少人力,修成方圓五十餘里的龐大城池,論起規模來,只在當時的南京之下,什麼姑蘇揚州開封西安皆是比不上了。
但畢竟鳳陽這裡地處皖北,雖然軍事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於經濟文教道路情況來說都不宜為都,加上當時的皇太子早逝,給老皇帝的打擊猶為深重,一腔心血便為之輕擲了。
饒是如此,中都也成為要緊所在,有中都留守司這樣的陪都級衙門,還有鳳陽高牆,專門圈禁不法宗室,還有幾處祖陵,都是十分要緊。
前些年,張獻忠與高迎祥等人打破鳳陽,焚中都建築,焚燬皇陵,砍伐皇陵四周樹木,朱家臉面被打的啪啪直響,掉落一地,後來鳳陽收復,朝廷不敢再怠慢其事,對鳳陽總督的人選十分慎重,鳳陽督標兵馬的建設也是緊鑼密鼓的建設著,再被攻破一次祖陵和中都,這臉就沒地方擱了呀……
在城門處驗看了文書關防之後,見信使是給自己的總督下書,守城門的城守營官兵也是不敢怠慢,立刻便揮手放行。
進入城中之後,趕到總督衙前下馬石下馬,拴馬樁前拴馬,沿途所見,百姓和商人不少,各色人等亦多,獨少束甲軍士,就是在專于軍務的總督府衙門之前,明盔亮甲的軍人也是十分稀少,倒是穿著吏服的小吏來往不絕,在衙門內外進進出出個不停。
投帖之後,不過盞茶功夫,總督衙門的門子便奔了出來,將這送信人趕緊請了進去。
過大門,照壁,從儀門邊上繞道而過,入二門,到二堂階下時,頭戴烏紗,束玉帶,穿紅袍佩飾二品補服的總督大人已經急不可耐,就在階前候著了。
“標下登州鎮中軍旗牌官鄭二陽叩見總督大人!”
“你起來罷!”
其實稱標下是不對的,不過這折差是個熟臉,顯然是以前浮山營往登州城跑的常客之一,張守仁這個弟子說是武人,心細之處卻比士大夫還要強過十倍百倍,連派個信差都是熟臉,其心細如髮,一點也不誇張。
這位新上任的總督正是劉景曜,由於江北和湖廣、勳陽,加上英、霍山的緊張情形,明廷是在崇禎十四年設立了鳳陽總督這個臨時的總督職位,用來統馭鳳陽和安慶兩個巡撫的轄區,位置十分重要,先是朱大典這個名臣,然後是高光鬥等人,最後一位總督則是赫赫有名的馬士英,也是南明的首輔大臣,其在鳳陽總督任上帶兵征伐,多次擊敗大股流賊,也練出不少兵馬,實力十分強勁。
由鳳陽總督任上擁立福王,馬士英一躍成為南明的首輔大臣,掌握大權,鳳陽總督這個官職,也是因此為世人所熟知。
在本歷史時空之內,這個官職出現早了一年多,當然南方的緊張局面在劉景曜上任之前也是一樣的緊張,湖廣到勳陽這一帶的大山,也就是後世湖北和河南等中國中部地區綿延千里的大別山地區,往東就是鳳陽和皖北地界,群賊在這千里大山中轉戰騰躍,誰能說的清楚流賊何時再度殺至鳳陽?
反正張獻忠在歷史上襲取襄陽後,確實有打造戰船,沿江直下南京的打算,到時候壓力就是在九江的江西巡撫和安慶的安慶巡撫身上,而南京一旦陷落,後果可是不堪設想,設立總督,協調諸巡撫的軍事排程,也是必然之事。
張守仁獲取登萊兩府的實權,劉景曜這個老師約束無能,不安於位,原本是打算掛冠還鄉了……就在此時,張守仁經過運作,把總督這頂烏紗捧到了老師眼前。
歷任封疆,封疆這二字,其實總督級別才更夠資格,大明的巡撫因為地方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