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被說的還有點面子上下不來,有個面若冠玉的年輕人之前可能是和那人一個立場,此時恍然大悟,一點不嫌難堪的道:“適才我也以為大將軍養兵不過是靠的鹽場與金礦,現在看來,當是生財有道,遠不止如此。”
“自然!”
黑瘦漢子起了勁,大聲道:“一路看來,鹽場,鐵礦,金礦,海船,農莊,無一處不是欣欣向榮,無一處不是日進斗金,光是這生財之道,大將軍就遠在朝野任何人之上了。”
“唉,這經世致用之道,向來以為說著簡單,做起來毫無頭緒,山東這裡,算是叫人大開眼界了。”
“浮山那邊還有不少可觀之處,我等再細看之。”
這些人,肯定是張守仁拉攏過來預備大用的人才,談吐,反應,甚至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都有十足可取之處,劉子政也是被勾起談興,與眾人一起說笑起來。
至晚間,大家歇宿之時,叫人送上幾壇酒來,劉子政與那黑瘦漢子和相貌不俗的年輕人甚覺投緣,三人一個是老人,一箇中年,另外一個只是二十來歲,年紀相差雖大,談吐時卻是感覺很對味道,彼此都有一點知已的感覺,待酒過三巡之後,彼此通了姓名,黑瘦漢子叫閻應元,通縣人,京話說的很好,宏亮清楚,辛巳年任江陰典史,也就是後世的公安局長,上任不久,海盜顧三麻子率數百小船進犯江陰,閻應元用江陰鄉兵和招募來的義勇大破之,他自己在船上連射三箭,箭箭中的,每箭都有人應弦而倒,海寇由是大驚,大敗而走。
此事過後,閻應元卻沒有任何的升賞,原本想辭官離去,正好有張守仁開出高薪月俸來請,閻應元是孝子,家累很重,雖然山東鎮有跋扈之態,好歹沒有造反,張守仁還是正經的朝廷命官,思索之下,加上山東離家很近,於是便藉著回鄉探親的名義,前來山東考察。
至於那個年青人則來自嶺南,舉人身份,少而慧,過目不忘,讀而能誦……這其實是明末才子們的通用技能,而這個嶺南青年還有一個不同於常人之處,就是任俠尚氣,生性豪爽,樂於助人,所以雖然年輕,在嶺南一帶已經頗有聲名,十幾歲的年紀就仗劍遊歷天下,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
劉子政對這個叫張家玉的青年有著強烈的好感,因為他也是舉人,也是少而任俠,喜歡一人蕭然獨遊,一騎一劍,天下隨意哪裡也去得。
“太保行事不凡,也只是叫人好奇。最要緊的,他能使治下百姓富足,並且開創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路子和做法,這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
這般說法,倒也新奇,不過劉子政承認,這個青年那種油然而生的自信神態也是打動了他。而看完吳應箕等人所述的登萊紀行的文章之後,劉子政也是心有慼慼。
是啊,為什麼登萊幾府是這麼富庶?沒有行禮教,沒有那些書本上的說教,只是紮紮實實的做了一些事情,沒有禮崩樂壞,縣學府學一樣在,一樣可以自由的學習孔孟之道,然而願意學習的人卻是減少了……大家都去經商和學習各種“經濟之道”去了。
這裡的經濟之道,和學者所說的經世致用是一個意思,並不是後世的經濟這個詞的含義,而是指實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算,學律學,學醫,學財賦制度……為什麼大明為民困國窮,制度之上,是不是有要改進和徹底推翻的地方?說是祖宗之法不可輕易,可自秦治到唐宋,哪裡有一成不變的理財之法?國初時是蒙元剛被推翻,大明新立,民間幾乎沒有任何貴金屬,所以朱元璋設計的那一套小農經濟也有切合時代的現實意義,現在來說,是否還有堅持下去的必要?
種種問題,在山東這裡可以大膽提出,就算是向來文風昌盛,言行無忌的江南地方,也絕不可能會有這麼大的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