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事後斬崇煥時,提起擅斬邊帥之事,但因著此事,武將們又是如何想法?
君不以國士待下,下又如何以國士報君?
這個道理,崇禎這一輩子是不會明白的啦……
將這本心煩意亂的奏本丟開,崇禎又翻開一本。
這一翻,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上一本是隱隱約約牽扯到張守仁,這本卻是直接彈劾張守仁了。自從就任山東提督軍務總兵官後,張守仁在山東地界算是一手遮天了。
朝廷拿他沒法,很好,反正就此不發他糧餉。
以前是不給銀子,現在乾脆從臨清倉轉運的糧食也打個五折六折,最多能叫軍兵們吃他個半飽,餓不死不造反就成了。
既然山東鎮不願北上效力,內地軍鎮無甚用處,還指望拿厚餉乎?
說起來馳援湖廣時,朝廷給登州鎮額兵是一萬三千,照遼鎮的八成發餉,已經是內鎮中的頭一份了,這一下,好歹一年省十來萬銀子,此事是戶部和兵部的官員操持成事,不過崇禎肯定也大約知道,只是不加制止罷了。
朝廷如此剋扣,總以為張守仁吃個悶虧,最多叫上幾聲也就完了,反正缺餉的奏摺朝廷最不缺了,也不差張守仁多上的那幾本。
誰知道張守仁倒也直截了當,行事十分乾脆,臨清和德州加濟寧這三個大運河上的咽喉城市都在他手中,南貨北上或是北貨南下,反正這條大明帝國的血脈被他掌握了一部份,自兵部不發餉後,張守仁就直接在三個地方都設了稅卡,只要路過的船隻,不分是地位高低,不管是大學士家裡帶的漕米,或是某尚書家從浙江帶往京師的金華火腿,又或是蘇州的織製品,松江布,杭州書,反正只要是商船貨運,經過之處,無不按貨物所值來抽分取稅。
這原本是牙行勾當,老實說張守仁現在的地位不比親藩和地方官差,大家都做的事他做了也不算什麼,只是張守仁收費較狠,而且越是大宗貨物,利潤越高者,抽分就越狠。
有一些小商小販,原本在一般的稅卡中是肯定不被放過的……稅卡都是私設的,大戶人家官宦人家不好打交道,容易撞到鐵板,小人物小商人多半毫無關係,不管怎麼被欺凌也只能忍了。
但在張守仁的稅卡中,大商人大戶人家的船隊是肯定不被放過,那些小商小販,三文兩文隨便給一些就行了……
這樣毫無疑問會得罪很多人,崇禎一看之後,就知道這個奏本只是開始,底下鐵定還有。
再翻幾本,確切無疑,張大將軍確實私設了稅卡,並且按照最高十分之一來抽分。
京中某大學士一次往南運了二萬銀子的貨物,利潤當有四千左右,抽分一次就是四百兩。
京城之中,二兩銀子就夠新科進士拜恩師的門,五兩銀子就夠上大學士府邸的儀金,五十兩就是象模的賄賂了……錢謙益曾經帶兩萬銀子到京師,不過他那是運作當閣老,也就是國家副國級幹部的水平。
一下子就是幾百兩的抽分,自是叫人氣的發昏,此次好幾個言官上本言及此事,肯定背後有人在運作。
事涉大臣,包括自己的太保大將軍在內,崇禎臉上的皺紋越發深刻了。
這件事,不是那麼好處理的……
張守仁現在跋扈之態雖顯,但畢竟以前打下的底子不壞,又不曾騷擾過地方,象劉澤清等地方軍鎮形同軍閥,攔路搶劫都是集團化的流水線運作,張守仁設幾個卡子不算什麼大事,如果不是對實權人物太過強硬,根本就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老實說,看到張守仁也做這樣沒品的事,崇禎心裡反而放心的多呢。
“該部知道!”
沉吟再三之後,崇禎決定先含糊其事,把責任推給下頭再說……
“皇爺,該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