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的勁弩似乎比這更為先進和具有殺傷力。請看——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開始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出巡。當他來到琅琊時,那個到東海蓬萊、方
丈、瀛州三神山覓求長生不老藥9 年未回的徐福,突然來見秦始皇。狡詐的徐福怕
多年耗費數萬巨資未得仙藥,會受到秦始皇的處罰,便稱蓬萊仙藥可得,只是海上
有鮫魚作怪,船行不到蓬萊就被鮫魚掀翻,願皇上派遣善射的弓箭手一同去尋,若
見鮫魚就連弩射之,此藥可得。秦始皇求藥心切,對徐福的話深信不疑,下令隨行
官員入海捕捉巨魚。同時自己親備連弩,乘船下海。船行芝罘半島的海域,果有一
條大鯨魚搏浪而來。秦始皇和身邊衛士拉動連弩,將巨魚射死海中。
在這場人魚搏鬥中,秦始皇和衛隊到底使用了怎樣的一種具有如此強大殺傷力
的連弩,《史記》中記載的始皇陵墓門道上曾裝置的自動發射的“暗弩”,又是怎
樣的一種新型武器裝備,至今仍是不解之謎。但縱觀世界兵器發展史,最早將弩裝
備正規軍並使之在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國家無疑是中國。當歷史進展到中世紀時,
西歐的諸國尚未製造出連弩這種更有殺傷力的兵器。
二號坑的弓箭方陣儘管處於一個特殊的地位並形成一個獨立的軍陣,但這種獨
立只是相對的,它是整個二號俑坑軍陣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和其它的兵種血肉相連,
成唇齒之勢。俑坑的發掘已為我們提供了活生生的例證。在弓箭方陣的右側,便是
一個龐大的戰車軍陣。它縱為八列,橫為八排,戰車共計64 乘。每乘戰車上有甲
俑三件,御手居中,車左、車右居兩側。御手身高1。9 米以上,雙足立於踏板,兩
臂向前平舉,雙手半握,拳心相向,作握轡狀,食指與中指留有空隙,以便轡索通
過,在拇指的內側有一半圓形陶環,似為勒轡時拇指的護套。三俑均身穿戰袍,外
披鎧甲,披膊長及腕部,手上罩有護手甲,頸圍方型盆領,脛著護腿外套,足登方
口齊頭履,頭頂右側梳髻,外罩白色圓形軟帽,帽上又戴有卷尾長冠,嘴上的八字
微須,瀟灑飄逸,雙目炯炯前視,顯示了秦兵在陣戰中兇悍威猛的曠世雄威。
關於步兵、車戰的立體透視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便有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搏鬥,而戰爭無非是擴大了的
搏鬥。正如近代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克勞塞維茨所言:“如果我們想要把構成戰爭的
無數個搏鬥作為一個統一體來考慮,那麼最好想象一下兩個人搏鬥的情況。每一方
都力圖用體力迫使對方服從自己的意志,他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對方,使對方不能再
作任何抵抗。因此,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實際上,人
類社會戰爭胚胎的產生,應該說是從孕育步兵的對抗開始的。
中國步兵是古代諸兵種中最早誕生的兵種,但隨戰鬥手段的進步,它卻反過來
屈尊在車戰時代的戰車兵卒之下。由於鐵兵器的出現、弩的發明、軍隊遠戰能力的
增強,戰車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車兵反過來又成為步兵的輔助兵種。從此,步
兵作為一個重要的獨立兵種,才再次活躍在戰爭的舞臺之上。關於中國建制步兵的
最早記載,應屬公元前719 年,宋、衛等國聯軍“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一段。
“徒兵”,就是徒步之兵。商周時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