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鬧)。不過府衙前卻冷清了,在衙門口混飯吃的人都知道最近府衙基本癱瘓,生意不好做,不如專心回家過年去。

這日,謝中丞離開蘇州府,當然還押著十三個官犯和幾個關鍵人證物證。對於人犯謝中丞只是簡單的問詢一番,確認了本次倉案的大致輪廓就算完成欽差任務。下面把毛知府等一干人等帶到京師便好,他犯不著在蘇州耽誤時間包攬責任。算起來,謝中丞在蘇州府的時間前後不過七八日,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至於那三十幾個吏員,都扔到了府署大牢裡讓堂堂的欽差副都御史親自處置這世小人物筒直汙了自己的手,所以交給地方循照刑名舊例審問上報。

蘇州府署唯二官員王同知和李知事趕到閭門外給欽差送行,當李佑目送欽差船隊遠去時,萬分感慨道:“常聽說被點為欽差的人,有兩懼,唯恐道路近,唯恐時日短,只願遷延日久輾轉四方多收饋贈。這位謝中丞卻雷厲風行,實叫下官耳目真乃國家棟梁也。”

“是麼。你真這樣想?”王同知問道。

李佑打個哈哈道:“當然。”

對於謝中丞來說,此時儘快走人絕對是最優選擇。查處了大案已經是勞,何苦繼續留在火藥桶邊上,萬一出了亂子被連累到怎麼辦?

府衙裡被欽差封了幾天的各大堂口都解了禁,重新開始艱難啟動運轉,編外小吏還剩不少,就是從吏目到知府沒一個真能管事的。

當經歷司知事李佑看到承發房小吏搬著兩尺高的一摞文牘出觀在他面前時,人都麻木了,這還讓過年麼。“李大人,經歷司只剩你了。”小吏無奈道。李佑蹦業六個字“遷有同知老爺。”

二尺高的文書被放在同知廳內,王同知淡然道:“山人自有妙計。”當即使喚衙役去敲梆子,集各全衙人員到同知廳外。

“明日冬至,按老規矩封衙,各自停辦公事回家過年!”王同如下令道。

李佑嘆道,果不其然,王老頭從來就不是畏難而進的強硬性子,幹啥都帶個軟好聽點叫以柔克剛。不過有這樣的上司應該是比較舒服的罷。

冬至封衙確實是個衙門傳統,相當於開始放春節假日,期間停止辦公,一般到初十再回來。

與前幾次灰溜溜回家不同,這次李佑心情很好,寒風得意馬蹄疾,輕舟已過萬重山。

進了家門,拜見過父母,便與妻妾在後堂團聚。家中早得到過報信,已經備下酒食,整治一桌宴席。李佑便和三房妻妾邊吃喝邊閒談,倒也其樂融融。

李佑暗中觀察,有個令他稱奇的情況。家裡這三房,雖然算不上有怨隙,但彼此之間多多少少都是有世談談的疏離,李佑在家時百般調和也見效不大。今天回來發現她們之間親密了不少,倒是個驚喜。

分析其原因,八成是因為李佑在家時,眾女嘴上不說心裡都想多爭一分寵,怎麼也親密不起來。當老爺長時間不在家時,沒了爭奪物件,這種競爭心態便漸漸化解了,畢竟都是年紀相仿的女人,也沒有真正的仇怨。

正當李老爺沉醉於和諧後宮的幻想時旁侍候的梅枝突然開。道:“聽人說,因為老丈人出家的事情,在西水鎮老家那邊老爺的風評不太好呢。”

李佑奇道:“你這是什麼胡話,老爺我多久不回西水了,怎麼有什麼風評。再說劉老泰山出家算得了什麼,又不是我逼他出家的。”關繡繡接過話頭道:“夫君在外有所不知,這都是妾身父親的錯。”

你那腦子少根弦的父親足幹了什麼事情?但給關姨娘面子,李佑沒有直白的問出來。梅枝又道:“關老員外也出家了,外頭紛紛傳言說老爺不地道,兩個老丈人都被逼得出了家。”

李佑一時氣結,一個老丈人出家也就算了,兩個老丈人全都出家,難免會惹出議論。何況關老丈和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