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耶律德光的結局
述律平和德光的最佳機會,在圖欲出走六年之際(公元936)來到
這年七月,沙陀族後人石敬塘舉兵叛變後唐並向契丹求援,表示願以&ot;燕雲十六州&ot;為報酬
耶律德光聞訊大喜,立即親自率兵前往助戰,四個月後大功告成,耶律德光冊立石敬唐為&ot;大晉皇帝&ot;冊立儀式上,四十五歲的兒皇帝石敬塘穿著契丹服裝,拜見了三十四歲的&ot;父皇&ot;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輕鬆地得到了燕雲十六州,獲得了後晉每年三十萬匹布帛的貢品,做為太后的述律平自然也與有榮焉:現在她成了後晉皇帝石敬塘的祖母了
對於述律平來說,這樣的收穫已經足夠了不過她的兒子耶律德光卻並不滿足——他想要更多的土地,他要成為中原皇帝
在這個問題上,述律平並不贊成兒子,她曾經不止一次地表示異議,不過耶律德光只是暫時在表面上接納母親的意見,而實際上,他還在做著各種準備,等待著機會
而機會在石敬塘死後不久來到了
石敬塘死於後晉天福七年(公元942)他和妻子後唐魏國公主李氏所生的兒子石重睿尚未成年,後晉的朝臣遂迫使李氏不得不同意讓石敬塘的侄兒石重貴繼承帝位當初他們逼迫李氏的理由是石重貴年長,比孤兒寡母更懂治理國家,而事實卻很快粉碎了他們的夢想
石重貴繼位後向耶律德光上表稱孫,卻不肯稱臣這或者有些&ot;骨氣&ot;,可惜的是時機太不合適,後晉國力衰微又沒有做任何軍事準備,石重貴和他的朝臣們不懂臥薪嘗膽只會忘乎所以,後果可想而知
耶律德光立即大怒,再加上後晉的幾個無恥將領向他頻頻示好,表示願做內應,他終於不顧述律平的反對,興兵向後晉&ot;問罪&ot;
在長達三年共三場的攻晉之戰進行到第二場的時候,遼軍遇到了後晉官兵的奮勇抵抗,國內又發生了大災荒在這樣的情形下,本來就不贊成攻晉的述律平力勸耶律德光同意與後晉議和罷兵,藉機下臺階
多年周旋各方的述律平畢竟是&ot;老薑&ot;,她雖然好殺殘忍,但是她更冷靜地看到了入主中原並不能遼國帶來真正的好處她告誡耶律德光說:&ot;我們就算得到漢地也是難以久駐的,算起來得不償失而且一但發生什麼意外之變,只怕是後悔也來不及的&ot;
這一次,耶律德光還是聽了述律平的話的不過在某些方面他還是很象他的父親阿保機,雖然知道述律平有軍事天才,但是仍然按捺不住揚名立萬的慾望
議和息兵才一年,耶律德光又第三次興兵,後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十二月,他成功地利用後晉朝中的懦弱無能以及無恥之輩,一舉攻克大梁
遼會同十年(公元947)二月,志得意滿的耶律德光穿著中原漢族皇帝的冠冕,使用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了後晉都城大梁,並得到了後晉官員們的推戴——雖然早在&ot;燕雲十六州&ot;割讓之時,契丹國號就已改為&ot;大遼&ot;,但是直到這個儀式之後,他才算是正式坐上了他期盼已久的龍椅
耶律德光稱帝後正式開始改革完善其父阿保機創立的契丹官制,形成了漢化鮮明的遼國官制:&ot;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ot;
——燕雲十六州入遼後,遼國雖然仍然以騎射驍勇為國俗,但在皇帝宮帳下設&ot;北面官&ot;與&ot;南面官&ot;&ot;北面官&ot;沿用契丹習俗,掌管契丹一切軍政大權,全用契丹貴族;&ot;南面官&ot;仿唐朝官制,管理遼國的漢地、漢人,主要用漢族官員,即使有契丹官員也得一律穿仿唐漢服
自耶律德光始,遼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