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軍也沒有獲得戰爭的最後勝利,仍然輸得一敗塗地!
從兩種航母的列裝情況上也看得出來。第一批三艘“島”級航母在28年中期就已經服役了,可是帝國海軍並沒有急著將其投入戰爭,談仁皓也沒有急著要求獲得這三艘新的航母以提高艦隊的戰鬥力,甚至希望在擊敗了美國海軍之後再為艦隊換裝。如果不是需要透過實戰來檢驗“島”級航母的實際戰鬥力,以證明其設計是成功的,同時在實戰中發現問題,好為帝國的工程師提供經驗與教訓,不然的話,海軍司令部也不會急著把這三艘航母送到前線戰場上去。
相反,三艘“中途島”級航母剛完成了建造工作,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完成所有的海試就交付給了海軍,隨即就被正式編入了戰鬥序列。從完成棲裝,到正式服役,期間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想像,當時美國海軍是多麼急切的希望獲得三艘航母,也就是說,這三艘航母就算正式服役了,可並不具備完全的戰鬥力。按照正常情況,航母在完成棲裝後要進行嚴格的測試,然後交給海軍進行軍用測試,如果是全新的航母,還需要組織人員進行訓練,這至少得花上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別說美國海軍,就連唐帝國海軍也不可能讓一種全新的航母具備完全的戰鬥力!
談仁皓在收到情報後,實際上並不感到驚訝,也沒有因此而過分的擔心。表面上,美國海軍再次擁有了六艘航母,兩艘戰列艦,以及大批的護航戰艦,可實際上,其戰鬥力是嚴重不足的。不說別的,美國海軍有足夠的飛行員部署到六艘航母上去嗎?也就是說,這六艘航母到底能夠攜帶多少艦載機都是個問題呢。而那些戰列艦,護航戰艦的威脅也許還要更大一些呢。
當然,不可否認,美國海軍再次具備了戰鬥力,從擊敗敵人,並且徹底讓敵人服輸的角度來看,消滅大西洋艦隊是有必要的。因此,在收到了這份情報之後,談仁皓就交給了嚴宇龍一個新的任務,那就是以消滅大西洋艦隊,同時攻佔百慕大群島為目的,修改之前的作戰計劃,或者是重新完成一份作戰計劃。
嚴宇龍也立即著手開展相關的工作,新的作戰計劃並不難以擬定,之前就已經利用攻打巴哈馬群島的機會對付過大西洋艦隊了,如果帝國海軍前去攻打百慕大群島,美國海軍不會坐視不管,更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會出動大西洋艦隊前來迎戰,只是有一個問題,指揮大西洋艦隊的還會是斯普魯恩斯嗎?
第五章 新任司令
在談仁皓收到了美軍有新戰艦服役的訊息時,帝國情報部門只確定了美國海軍部長,大西洋艦隊司令官金上將已經在“大阿巴科海戰”中被擊斃,卻並不知道將由誰頂替金上將,出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官,以及新的海軍部長。在大西洋艦隊的人選問題上,最有可能出現的是兩種情況。一是由斯普魯恩斯直接升級,成為大西洋艦隊司令官。二是由之前的太平洋艦隊司令官,也就是正在家裡賦閒的尼米茲出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官。除了這兩人之外,當時美國海軍中實際上沒有第三個將領擁有成為大西洋艦隊司令官的資歷與威望。如果仔細分析的話,這兩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實際上都不大。
首先是斯普魯恩斯在美國總統心目中的形象並不好,特別是他數次違反總統的命令,如果沒有尼米茲,金的竭力擔保的話,恐怕他連大西洋艦隊參謀長的頭銜都丟掉了。而任命大西洋艦隊的權力在美國總統的手裡,以前還有金上將為斯普魯恩斯擔保,而現在金上將已經完蛋了,尼米茲又沒有實權,又有誰為斯普魯恩斯擔保呢?而且當時能夠在總統耳邊說上話的高階海軍將領又有幾個呢?如果真由美國總統做決定的話,那麼斯普魯恩斯出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官的機會幾乎為零。
再看尼米茲,雖然其年紀才61歲,正值一名上將的黃金年齡段,但是尼米茲已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