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的黃金一代終於重新達到了“標配”,那個曾經被視作巴喬接班人的小皮爾洛,靜悄悄的來到了米蘭。
第043章 皮爾洛的未來
在朱球眼裡,皮爾洛屬於那種球感極佳的天才球員,他不屬於球王馬拉多納那種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天才,家境良好的他從小接受了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式的足球“教育”,可以說年少成名的他,同時擁有南美球員的腳法和歐洲球員的戰術意識。
他天生具備一種優雅的領袖氣質,在義大利這個流行“瞬間”藝術的足球國度,象他這樣可以長久儲存著藝術足球氣息的球員,顯得彌足珍貴。當然,在朱球的記憶裡,象他這種型別的球員,比如巴喬、阿爾貝蒂尼、馬可*西蒙尼、莫非奧,遇到的挫折和阻力也不是常人所能坦然面對的。
朱球就清晰的記得,“當年”國米的教練西蒙尼“提拔”了他,可隨著西蒙尼的下課,正值上升期的皮爾洛就差點毀在阿根廷人庫珀手裡,如果後來不是有巴喬的傾囊相助,安切洛蒂的大膽提攜,在信仰中苦苦堅持的皮爾洛,真不知道何時才有真正的出頭之日。
如今,已經“提前”將年少的皮爾洛招至帳下的朱球,自然相信那種“危險”的歷史不會發生。此時躊躇滿志的他,在思考著另外一個有關皮爾洛的問題。
記憶中皮爾洛的球場軌跡是逐步的由前向後,他的球場位置經歷了前鋒——前腰——後腰的演變,這是一般球員很難完成的位置軌跡,甚至在很多教練看來,這樣的變化有些不合常理。前鋒一般講究的是瞬間的球場智慧和“能量”的調動(當然中國某神經教練發明的“防守型”前鋒除外),前腰講究的進攻資源的合理調配,而後腰則需要把進攻與防守兩套體系,以最有效的方式連線起來。
可以說,發生在皮爾洛身上的“位置”變化,是一種不小的奇蹟。後腰暫且不說,他“曾經”在前鋒和前腰位置上所展現的才華,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認可。毋庸置疑,皮爾洛是個非常全面的球員,可這一點恰恰是他“當時”最大的尷尬。在技術風格完全定型前,他並沒有找到位置上的“歸屬”感。
此時的朱球同樣面對著這個問題:他應該怎樣去培養和塑造天才的皮爾洛?
至少青年隊現在的那位老教練,是無法充分挖掘出皮爾洛身上巨大的潛力的。名師出高徒,即使是馬拉多納這樣的天才也需要名師的指點,即便是發光的金子,在泥沙的長期掩蓋下也只能是暗淡無光。金子可以等著將來發光的一天,可皮爾洛可沒有多少的青春年華可以虛度。
朱球始終覺得,記憶中的皮爾洛雖然“終成正果”,可對他的“開發”還是有些晚了,或許他應該取得更大的成就。
皮爾洛球場上的特長就是他超強的觀察力和控制力,然而這些比較“虛化”的能力,在他年少時候並不容易被人發覺。反倒是他所具備的良好的技術,精準的射術和出眾的速度等比較好量化的外延效能力,吸引了眾多庸人的注意。
在朱球的心目中,皮爾洛在未來的米蘭陣中地位舉足輕重,他決心為他尋找一位足以發掘出他的足球天賦的“名師”。
可是,這個找尋名師的過程,卻讓朱球知道了什麼叫做“知易行難”。在艱難的“搜尋”名師的過程中,他感到大腦有些不夠用了,他引以為豪的強悍記憶力,此時也顯得蒼白無力。
青年隊教練不知道自己的“主管”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