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歧路。
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妄,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後記
芸芸眾生,茫茫世界,無論入世或出世的,一切宗教、哲學,乃至科學等,其最高目的,都是為了追求人生和宇宙的真理。但真理必是絕對的,真實不虛的,並且是可以由智慧而尋思求證得到的。因此世人才去努力多年,涉獵得愈多,懷疑也因之愈甚。最後,終於在佛法裡,解決了知識欲求的疑惑,才算心安理得。但佛經浩如煙海,初涉佛學,要求得佛法中心要領,實在無從著手。有條理,有系統,而且能夠概括佛法精要的,只有楞嚴經,可算是一部綜合佛法要領的經典。明儒推崇此經,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頌詞,其偉大價值可以概見。然因譯者的文詞古奧,使佛法義理,愈形晦澀,學者往往望而卻步。多年以來,我一直期望有人把它譯為語體,普利大眾。為此每鼓勵朋輩,發憤為之。但以高明者既不屑為,要做的又力有未逮,這個期望遂始終沒有實現。避世東來,匆匆十一寒暑,其間曾開楞嚴講席五次,愈覺此舉的迫切需要。去年秋末的一個晚上,講罷楞嚴,臺灣大學助教徐玉標先生,與師範大學巫文芳同學,同在我斗室內閒談,又講到這個問題。他們希望我親自動手譯述,我說自己有三個心戒,所以遲延至今。第一,譯述經文,不可冒昧恃才。尤其佛法,首先重在實證,不能但作學術思想來看。即或證得實相,又須仰仗文字以達意。所以古人對於此事,曾有一句名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經一字,允為魔說。〃如唐代宗時,一供奉謁慧宗國師,自去要注思益經。國師說:〃要注經必須會得佛意。他說:不會佛意,何以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