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財大氣粗的吉良義時就開出賞格,以五十個人為一小隊作為基本單位,然後設立每個月一次小競合,前三名分別有金錢獎勵,前十名會有加餐,而後十名抱歉只能再接再厲。
然後每半年一次大競合,並按照二十名次的升序降序排定座次,並由吉良義時頒發小隊命名,每年年底將舉行年終競合,只有當年綜合排位前八名者有機會參與年終競合,最後前三名將得到一筆不菲的獎勵,同時表現最優秀者可以破格提拔為武士,表現最出色的武士將提高年俸。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164章 獎懲訓練機制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巨大的轟動,吉良義時下這麼大的血本顯然是要刺激他們奮進,於是這些三河的武士們一個個攢足了力氣要在戰陣上決一勝負,為了讓競合變的更多樣化,同時也是為了試驗新兵種,吉良義時又特地加入了只有一間半長的長槍與藤木盾,還有木製彎刀,木製單手斧,木製釘頭錘。
不過顯然足輕們並不喜歡陌生的武器,於是吉良義時讓兩百馬迴眾分成四隊,分別拿著彎刀配藤木盾,與長槍配藤木盾,還有單手斧配藤木盾,木製釘頭錘配藤木盾,相互更換搭配組合兩兩摩挲著進行對抗訓練。
或許是馬迴武士長期騎馬作戰忘記步戰的技巧,也與他們剛上手新武器還不熟練的緣故,馬迴武士們那些新式武士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進攻,相持一會兒就被打的落花流水節節敗退,為此很多武士對這些奇形怪狀的武器大加嘲諷,這讓吉良義時很有沒面子。
次日,三河眾繼續訓練他沒讓馬迴眾們參加,而是把他們全部拉到坂本以北琵琶湖岸邊,讓他們各拿著這些武器按照五十人的團隊進行對練,這些傢伙愁眉苦臉的看著吉良義時,但又沒辦法拒絕只能硬著頭皮去訓練。
其中刀盾最容易上手,雖然他們不會刀盾搭配的格鬥技巧,但是扛著盾頂在前面,用刀突然襲擊劈砍還是不難掌握的,只不過有些傢伙總喜歡自作聰明的丟掉盾牌用彎刀像武士刀一樣雙手揮砍,當然這種人的結局也是悲慘的。
接著比較麻煩的是長槍藤木盾,這需要長槍與盾牌結合攻擊的技巧搭配得當才能發揮出效果,好在對於槍法馬迴眾還是頗有信心的,稍稍試驗下也能湊合著用,契合度最差的是單手斧配藤木盾和木製釘頭錘配藤木盾,這兩隊人很不適應沒有武士刀也沒有長槍的戰鬥,單手斧和木製釘頭錘都很短,而且是靠砍殺和錘擊,這讓許多人感到無所適從。
吉良義時對他們的拙劣表現感到憤怒,狠狠的呵斥道:“混蛋!你看你們都在幹什麼?武器都不會用!給我繼續練!善次郎,給他們演示怎麼使用釘頭錘和藤木盾!”
山岡時長早先在三河的時候,就見過吉良義時擺弄各種奇形怪狀的武器,當然也玩過釘頭錘和藤木盾,於是他再次重操舊業,拿著一把真正的釘頭錘和藤木盾走到一個木製的人偶靶子面前,狠狠一砸就把人偶的腦袋砸碎。
這個威力令人咋舌,尤其釘頭錘這麼暴力的武器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戰爭的理解,步兵不應該是更長的槍,更鋒利的刀互相揮砍麼,怎麼還有這麼可怕的武器。
這種鑄鐵打造的釘頭錘很簡單,歐洲早期使用的釘頭錘比這個更簡單,就是一根大木棒上釘上大鐵釘,後來逐漸演變為鑄鐵上有鐵釘或鐵刺,近百年來因為鑄造工藝的提高出現了許多造型漂亮的釘頭錘,比如小巧的鋼製釘頭錘可以作為旅行者和商人攜帶,它的錘頭變成了很尖利的銳角,也有一些與錘杖向結合的長柄釘頭錘杖,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