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備中伊勢氏出身,初代家督名叫伊勢長氏入道早雲庵宗瑞,在外甥今川氏親的支援下迅速在伊豆站住腳跟……”

北條早雲原名伊勢盛時,別稱伊勢長氏、伊勢氏茂,早年藉助宗家伊勢貞宗的幫助,擔任幕府申次眾,主要負責幕府對各守護大名的內外政,也就是外交官的意思。

時值應仁之亂爆發時期,從屬於東軍的伊勢氏遵從東軍統帥細川勝元的命令,讓伊勢盛時的姐姐北川殿,嫁給同屬於東軍體系內的大將今川義忠,以此來加強東軍體系內的凝聚力,這位北川殿也非常爭氣,剛嫁過去一年,也就是1471年就誕下今川家的嫡長子今川氏親。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今川義忠鼎盛之年卻戰死在遠江國人的突襲戰中,年僅六歲的今川氏親直面一門眾出身的堂叔小鹿範滿所發起的挑戰,家督之位岌岌可危,這時剛剛繼位的細川政元當即命令伊勢盛時下向駿河,消除今川家可能內亂的苗頭。

細川政元這麼關心今川氏也是有理由的,歷來駿河今川氏都是拱衛關東入侵京畿的第一道防線,關東公方代代心懷奪取幕府將軍之職的野望,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為幕府實際掌權者的細川政元自然要格外重視這條防線的穩固。

很快今川家的內亂消弭於無形,是伊勢盛時第一次走上政治舞臺,同時也給細川政元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他而後崛起奠定了基礎。

應仁之亂結束的文明年間,大臣家的公卿正親町三條公治作為幕府九代公方足利義尚的側近十分活躍,其正室乃是幕府執事伊勢貞陸的從妹,其子正親町三條實望在明応政變後,擔任了十一代將軍足利義澄的近臣。

這位正親町三條實望的正室就是今川義忠和北川殿所生的長女,被稱為北向殿,也就是伊勢盛時的外甥女。

伊勢盛時在解決今川內爭而回京後,便於幕府奉公眾小笠原政清的女兒結婚,這名女子便是北條氏綱的母親,小笠原政請之子六郎,其弟小笠原元續等人也在隨後下向關東,成為了後北條氏的鞏固之臣。

伊勢盛時隨後又回到幕府擔任申次眾,在正親町三條實望與他的外甥女北向殿結婚的時候。突然辭去幕府申次眾下向伊豆。因為他得到細川政元的命令。奉命攪亂在“都鄙和睦”下一派安寧祥和的關東。

細川政元這麼做不是他腦袋有個坑,或者放棄治療什麼的,而是因為關東公方的特殊體制形成了一套獨立於室町幕府的“關東幕府”,擁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糾紛訴訟判罰、土地裁判、闕所處分、土地增封、安堵、減封、改易等諸項屬於幕府的獨有權力。

在應仁之亂爆發之後,關東也經歷永享之亂、享德之亂、長享之亂的一連串洗禮,關東的武家從團結在關東公方的旗幟下追求獨立的道路,逐漸偏離到內部爭權奪利的派系紛爭,這也是足利義政與細川勝元謀劃已久的策略。包括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的設定也是其中之意。

基於堀越公方號召力不足,擾亂關東計劃受阻的緣故,細川政元在他父親的策略基礎上,選擇利用伊勢盛時的對今川氏的特殊影響,讓其打入伊豆國逐步滲透關東內部,其本意也是充當關東“攪屎棍”,讓關東更加動亂的意思,關東越亂幕府越安,這是幾代幕府將軍總結出來的教訓。

計劃執行的挺好,伊勢盛時也一路打下伊豆站穩腳跟。並威逼相模的三浦道寸逐步侵蝕扇谷上杉家的領地,結果在這個時候。大後臺細川政元掛掉一下子打亂全盤佈局,三個養子為了爭繼承權鬧的不可開交,根本沒功夫管關東的一枚小棋子,一直鬧到船岡山合戰引入大內軍才暫時解決問題。

於是我們的小棋子,伊勢盛時就蛻變成一個沒人管顧的孩子,只能憑藉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