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青樁考古

心。”

張石也說道:“王府三衛也曾經去了十來個秀才,只有六個留了下來。其中有四人在夜不收效力,表現尚可。一人在中護衛做文牘,一人在左護衛做百戶。其他人估計不是在王府學堂裡教學生識字,就是在張信手下當差。”

朱植轉身又問黃湜道:“讀書人十年寒窗,有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有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子澄先生,你說說,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

黃湜也是悟性極高之人,略加思索,便道:“陸放翁先生曾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人能否會治國天平下,最終取決的不是肚子裡墨水多少,是否中舉及第,而是身子端的高低、能否躬行歷練。就像當今聖上培養諸位皇子,不到十歲就送往中都,從體驗農桑艱辛開始歷練。殿下培養我等治理遼東,也是放到屯墾大業中一項一項去磨礪鍛鍊。”

朱植不由大喜:“子澄先生果然聰慧,一點即透。你和張信二人共同拿個章程,上半年就在這瀋陽辦個縣長……縣令培訓班。把王府那幾個九品小吏、內地來的秀才、識得些字的退役傷殘軍士,都統一召到瀋陽進行培訓。”

黃湜問道:“不知殿下想培訓什麼內容?”

遼王沉吟了一會,答道:“就拿你自己的體會,教他們如何勸導百姓耕種、興修水利,如何開辦學堂、開啟民智,如何斷案、調解鄰里糾紛,如何協助王府徵兵納糧、救濟賑災……”

“不過,你還是先編一個《遼東史志》作為培訓教材,要通俗易懂。我們不僅要讓這些未來的縣令們知道瀋陽的青樁,更要知道遼東歷史之悠久,特產之豐富,土地之廣袤,山川之壯美,民族風情多種多樣,和內地唇齒相依,紮根遼東大有作為……”

黃湜又問:“不知最後如何老校考試?”

遼王答道:

“考試以筆試為輔,面試為主。筆試就不要考內地的四書五經和八股文了,要考就考和遼東有關的歷史、地理常識。”

“面試就按你自己摸索的方法來,務求思路清晰,懂得實務。”

“還要採取淘汰制和考察制,每期從培訓班中選十到二十來個人,推薦給王府,先掛個七品總旗的頭銜,作為代理縣令,管理各衛民政事務,考察一年後,合格者授為六品百戶,兼個衛指揮的斷事或者經歷,實際履行縣令之職,他日朝廷撤衛所,設州縣,這些人就縣令。其中優秀者就是知府。”

黃湜和張信連忙點頭稱是。

:()去大明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