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亞洲大陸。

顯然,日本擴張的第一步就是擊敗中國。

這樣一來,日本就得趁中國發展壯大之前擊敗中國。

問題是,日本已經在對華戰爭中戰敗,即不大可能單獨擊敗中國,因此日本就得利用外界支援。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主張跟美國結盟。

當然,這也與他在美國的認識有關,即美國的工業實力更加強大,而且這些工業實力在戰爭期間就是深不可測的戰爭潛力。在山本五十六看來,如果美國的工業實力能夠為日本所用,那麼擊敗中國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只是,山本五十六也非常清楚的知道,美國不會那麼容易的被日本利用。

要知道,在山本五十六留學美國的時候,美國國內正盛行孤立主義,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反對向外擴張。

原因也很簡單,美國的資源足夠讓美國人都過上富足的生活,沒有擴張的必要性。

這些認識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山本五十六的戰略觀念。

在他看來,只有一種情況能夠讓美國參戰。這就是,日本在開戰後,以最快的速度擊敗中國海軍,奪取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權,然後把戰火燒到中國本土,取得了戰略優勢,美國才會參戰。

原因很簡單,美國當局肯定不會放棄在西太平洋地區擴張勢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參戰,美國獲得的好處將遠遠超過付出的代價。

當然,山本五十六也知道,中國海軍戰敗,不等於中國戰敗。就算沒有海軍,中國也能依靠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資源與強大的工業基礎,在亞洲大陸上與日本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地面戰爭。

到這個時候,美國的援助顯得至關重要。

說白了,美國是否在這個時候參戰,將決定日本是否能夠擊敗中國,以及讓中國付出多大的代價。

有了這樣的認識,山本五十六就知道該幹什麼了。

說白了,日本海軍的首要任務,就是在開戰後立即擊敗中國海軍,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也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精心策劃了偷襲那霸的作戰行動,並且在日本當局決定發動戰爭後加以實施。

有趣的是,山本五十六一直反對主動向中國開戰。

原因很簡單,在他看來,如果日本主動向中國開戰,美國就不會立即參戰,也就不可能全力支援日本。更重要的是,戰爭爆發之後,中國肯定會進行全面動員,其工業實力很快就會轉化為戰爭力量。如果美國耽擱一兩年才參戰,那麼日本很有可能在美國參戰之前就被中國擊敗。

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觀點,應該讓中國打第一槍,即讓中國向日本開戰。

這樣一來,日本就可以以受害國的身份,向美國求援。即便美國不會參戰,也會同情日本的遭遇,從而全力支援日本。

可惜的是,山本五十六隻是聯合艦隊司令官,輪不到他來做戰略層面上的決定。

在日本當局做出了向中國開戰的決定之後,山本五十六成為具體實施者,即他的任務就是用聯合艦隊去擊敗中國海軍。

對山本五十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

他知道,即便偷襲得手,日本面臨的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將有無數的將士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他更加清楚,如果偷襲失敗,日本別說取勝,能否堅持到美國參戰都是個未知數。

那麼,偷襲那霸算成功了嗎?

山本五十六不清楚,因為偷襲只擊沉與重創了中國海軍的主力艦,沒有能夠幹掉擁有三艘艦隊航母的特混艦隊。

只是,山本五十六的感覺一點都不好。

對他來說,這場戰爭來得太倉促了。在日本當局決定向中國開戰,並且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