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奪取。
也就是說,美軍並不缺乏淡水,至少有足夠的飲用水。
相比之下,後來的中途島戰役就截然不同了。
當然,美軍能夠在威克島上堅持二十二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修建了較為堅固的防禦工事,而且主要防禦工事都在地表下,關鍵工事都用鋼筋混凝土加固,能夠抗擊重磅炸彈與大口徑炮彈的直接打擊。
後來,美軍充分認識到了堅固工事、特別是地下工事的重要性。
在守衛夏威夷群島的時候,美軍就極為重視地下防禦工事,特別是在瓦胡島上,美軍修建的地下防禦工事幾乎能夠容納所有作戰部隊。當時,美軍甚至在瓦胡島上修建了一座地下港口,專門供小型艦艇使用。
對顧祝同來說,花了二十二天才打下威克島,也絕對是個意外。
要知道,他最初認為只需要一週、最多十天就能打下威克島,而且陸戰隊的傷亡人數不會超過五千。
所幸的是,馮承乾並沒有指望顧祝同能夠在一週之內打下威克島。
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馮承乾給了顧祝同一個月的時間,而從前期火力準備開始,攻佔威克島只花了二十七天,即便把等待登陸艦隊的三天算進去,總共也只有三十天,正好在馮承乾的要求之內。
此外,顧祝同在其他方面也做了較為充足的準備。
比如,當時運輸船隊搭載的物資足夠三個陸戰師使用一個月,而不是按照七天的標準來做後勤準備。又比如,顧祝同在登陸艦隊裡變了一艘大型醫療船,能夠同時收治五百多名傷員,而且上面有五間手術室,能夠同時進行五場外科手術。此外,顧祝同還讓一艘醫療船在阿拉普港待命。後來,這艘醫療船在七月四日到達威克島,從而讓更多的傷員得到了及時救治。
可以說,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國海軍的醫療船為保證部隊的戰鬥力做出了重大貢獻。
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沒有專用的醫療船,只是在一些大型戰艦上設定了軍事醫院,五艘主力艦與所有艦隊航母上都有醫療部門,甚至能夠做簡單的外科手術,而醫療人員都分配到各艘戰艦上。
顯然,這種醫療救治能力顯然不夠應付大戰期間的重大傷亡。
在美國參戰之前,海軍欠缺醫療救治能力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特別是在攻打硫黃島的作戰行動中,很多傷員都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傷殘,甚至是陣亡,導致部隊的減員率非常驚人。
當然,更大的問題是,官兵隊伍的素質難以提高。
針對這個問題,中國海軍緊急徵用了幾艘大型郵輪,將其改造成了醫療船,並且配備了素質優秀的醫務人員。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海軍已經擁有十八艘醫療船,總共能夠收治上萬名傷員。
當時,中國海軍與陸戰隊中,有三分之一的官兵接受過醫療船的救治,而海軍與陸戰隊官兵把醫療船當成了他們的守護天使。
可以說,醫療船的出現,對提高士氣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戰場上越打越勇,一直保持著超高計程車氣與鬥志,有很大的原因就是陸戰隊官兵知道在離戰場不遠的地方,總會有一艘、甚至是幾艘醫療船在待命,而他們在受傷之後,都能得到及時救治。當然,在醫療船上,還有很多漂亮的女護士,更有可口的食物與周到的服務。
用顧祝同的話來說,在攻打威克島的戰鬥中,如果沒有那兩艘醫療船,那麼陸戰隊的陣亡人數至少要增加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很多負傷官兵在得到及時救治之後,都能在康復之後歸隊。如果沒有醫療船提供的及時救治,那麼大部分重傷員即便沒有陣亡,也會終生殘疾。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正是因為有著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