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受了他的連累了。
更何況他們聽說,沈修遠他們每到一處,就安頓百姓積極的恢復生產生活。
保障他們的衣食住行。
他們做夢都想要這樣的生活。
這就是所謂的得人心者得天下。
他們一路北上,僅僅兩個月的功夫,就已經來到了九城。
九城是京都的最後一個保障,若是九城不保,則京都不保。
在離九城最近的那個小縣城,叫春城的地方駐紮了下來。
這一路上可把沐冬至給忙壞了。
因為她每走到一個地方,就要積極地安排那個地方的生產生活。
沙漠裡的土地雖然很多,但是想要靠他們這一二十萬人養活整個大燕的百姓,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所以除了她搶過來的那些軍糧之外,她又額外的向西楚和南夏收購糧食。
西楚和南夏他們自然是鼎力相助。
放下他們私人的關係不說,他們還指望從沐冬至這裡得種子。
種子才是至關重要的。
從前大燕所經歷過的事,他們可都聽說了。
他們可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所以,百姓安頓的事進行的也倒是順利。
而且,很快他們就可以自己種上莊稼了,到來年午季糧食就下來了。
布和棉也都運送過來了,他們不僅自己做了新棉衣,還給將士們準備了棉衣。
沈修遠他們在春城駐紮著。
齊王他們都已經退到了九城內,死守九城。
京都的防禦自然是所有城市中最好的。
若是強攻,必定是一場硬仗。
所以,他們在這裡駐紮休養著,並且派使者前去送信。
送信的使者並沒有進城去,而是將信放在了地上,陸青他們派人過來取走的。
他們將信開啟一看,是沈修遠要求他們將楚皇給交出來,然後讓太子登基,他們就可以退兵。
但是,誰敢做這個決定?
陸青鐵青著臉看著齊王。
齊王的也面色鐵青。
「王爺,您看……」陸青有些拿不定主意。
齊王說:「沈修遠向來聰明,這恐怕是他的一種計策。」
李瀾清說:「如今,我們只有廣徵賢人了。」
幾個人一商量,就張榜納賢,想要從民間招來能人,為他們出謀劃策。
如果能有人獻上良計,以解他們九城之危的話,便能得白銀三千兩,官拜郎中。
俗話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於是前來獻計的人多而又多。
不說哪個部的郎中,那正五品大官,可是很多人這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
就單說那三千兩白銀,那可是夠他們吃好幾輩子呀。
奈何,前來獻計的人多,但是有良計的人幾乎沒有。
他們能想到的,都是齊王他們想過但是不合適的。
這些人信口雌黃,胡言亂語。
若不是有齊王在,他們指不定還能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呢。
漸漸的,李瀾清他們的熱情也就漸漸的退去了。
心裡想著,難道沈修遠就是天下最聰明的人了嗎?
再也沒有人比他更加聰明瞭嗎?
這時候,有一位年長者,在他兒子的攙扶下來給陸青獻計策。
陸青連忙讓人把他給請進來。
但是,這老人頓時就鬧起了脾氣,說陸青瞧不起人,沒有親自出來迎接,他轉頭就走,非要回山裡去。
侍衛見了立刻留住了老人家,立刻讓人進去請陸青。
陸青一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