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中原文化,喜歡長安的勝景,但他絕不會如阿史那思摩一樣,背誦自己的族人,做一個突奸去投靠漢人,尤其他還一直充當著汗人的奸細,在關鍵的時候做了叛徒內應,給了鬱射設致命一擊。
鬱射設現在恨不得生吞活剝這個李思摩。
“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大唐宰相、朔方道大都督、鎮北都護魏國公長孫相公。相國,這位是達頭可汗之曾孫、射匱可汗之子,統葉護可汗侄子阿史那泥孰,原是西突厥特勤,如今是突厥汗國的西面設。”
長孫無忌主動張開臂膀,跟泥孰擁抱了一下。
“聽說泥孰設與我大唐趙國公李相曾結拜兄弟?”
泥孰點頭,“趙國公是個很有趣的人,我們一見如故,十分投緣,便結拜為兄弟。”他對這段事情沒有隱瞞。
雙方重新坐定。
泥孰不等長孫無忌攀交情,直接取出一封書信。
“魏國公,這是我家大可汗致給魏國和大唐皇帝陛下的書信,我家大汗要求唐國能夠立即退出河套、代北等地,交還我突厥族人。為了確保兩家的友誼,避免兵戎相見,我家大汗提議,突厥與唐的邊境,以隋長城為界。長城之北,為我突厥所有,長城之南,就是大唐所有,雙方以長城為界,井水不犯河水,共保友誼。”
這番話,聽的長孫無忌面色難看。
如果以長城為界,那大唐就要讓出許多疆土。
半個河西,大半個朔方,還有河東的代北等地,都要讓出來。
這裡有富饒的河西走廊西端,有肥沃的朔方河套平原,還有代北的廣闊疆土,這樣的要求大唐不可能答應。
長城為界,這不可能。
“泥孰設,我大唐與統葉護可汗向來友好,如今統葉護能夠統一草原,也是我大唐多有助力。我認為,眼下唐突雙方,就以陰山山脈為界就好。”
長孫無忌的話,泥孰聽了只是笑笑。
“魏國公,我家大可汗如今正率四十萬精銳鐵騎,在大青山北狩獵。”
四十萬。
長孫無忌懷疑這個數量,大青山過來,就是前套平原了。統葉護如今統一草原,各部爭相歸附,他整合突厥東西部的力量,四十萬騎兵是肯定能有的。但說現在已經集結四十萬騎兵在大青山北,他是不相信的。
突厥人打仗,雖然不像中原對於後勤糧草要求那麼高,可也一樣得需要準備糧草的。如今說此時在大青山北集結十萬騎兵,長孫無忌相信,可在一個地方堆積四十萬兵,他不相信。
一處戰場,有個五萬八萬兵馬,都已經算是相當飽和了。按李超兵書上詳解的一樣,以這個時代的指揮通訊和後勤補給的能力,超過十萬人,就能以指揮和供給,兵越多,越難。
因此兵不是越多越好,相反兵越多,反而越容易混亂。
四十萬人的效果,如果不是分開,而是堆積到一個戰場,那絕對還不如十萬人。
但就算是十萬突厥騎兵,長孫無忌也沒把握啊。
朔方道在李超的時候,號稱養兵十萬。但其實,府兵額才五萬,其實的是民團鄉兵這些。就算是五萬府兵,那也是分成好幾番的,因此各處在番當值的,平時也就萬把府兵。
上次長孫無忌突襲鬱射設,動員集結了兩萬府兵和兩萬鄉兵,這些兵現在還在後套豐州。可豐州剛打下來,缺少城池堡壘,要硬剛突厥人,很難。
尤其是他的四萬人馬裡,騎兵數量只有八千。
“泥孰設,我們兩家向來和睦,我大唐還將公主下嫁給統葉護可汗,兩家還是姻親。”
泥孰笑笑。
大唐和親的公主,哪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那不過是一個唐朝的宗室女,根本就不是什麼皇帝女兒,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