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也因此得到了喘息和休整的機會。唐肅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為了安撫李光弼,任命他為太尉,併兼任多路副元帥,鎮守臨淮,與僕固懷恩等人合作,共同收復洛陽,為最終平定安史之亂奠定了基礎。此後,李光弼又臨危受命,率軍征討山東的袁晁起義軍。當時,江南地區是大唐的重要賦稅來源地,而李光弼成功保衛了這片土地,確保了大唐的財政收入。
公元七百六十二年,李光弼因公被封為臨淮郡王,並賜予鐵券。他的英勇事蹟被繪製在凌煙閣中,永載史冊。然而,我們常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似乎成為了一條經久不衰的歷史規律。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由於對武將的忌憚,唐朝歷代皇帝開始空前地重用宦官。這些宦官不僅掌握著禁軍,還大量被派遣到各地擔任監軍等職務。他們常常對將領進行侮辱,導致軍隊內部和外部的關係極為緊張。
面對不守紀律、囂張跋扈的宦官,李光弼毫不手軟,直接將其當眾斬首。這一舉動引起了朝廷中宦官們的極度痛恨。此外,李光弼耿直的性格和嚴厲的作風也讓他招來了許多人的嫉妒和怨恨。史書記載,李光弼統軍嚴謹,威震天下,聲名遠揚。他的威嚴令諸將不敢抬頭直視,能夠以少量兵力與郭子儀齊名。然而,兩人的性格卻大相徑庭。
相比於為人和善的郭子儀,李光弼頗招人嫉恨 。在唐肅宗繼位後,宦官程元振迅速崛起,成為朝中的紅人。這位老兄大權獨攬,為所欲為,對於那些軍功卓著的名將,他總是極盡迫害之能事。而李光弼,作為一名既能打仗又有性格的將領,自然成了朝廷近臣的眼中釘。
當時,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僕固懷恩,就是被程元振誣陷致死。這件事讓李光弼對入朝產生了極大的恐懼,生怕自己也會遭到同樣的下場。
公元763年,吐蕃大軍進犯長安,唐肅宗狼狽出逃。此後,唐肅宗向天下徵兵勤王時,李光弼因懼怕宦官們的迫害,不敢回朝。這一行為不僅令他的名譽受到損害,還讓人詬病他擁兵自重。史書稱其“擁兵不朝”,這讓耿直的李光弼感到愧疚和憤恨,最終積鬱成疾。
公元七百六十四年,李光弼辭世,諡號武穆。臨終之際,他遣手下孫真奉攜自己的手信赴朝,為自己的行徑申辯。其命運與日後遭莫須有罪名冤殺的岳飛相似,李光弼的一生亦充滿了悲情色彩。縱觀其一生,功高蓋世,卻因擁兵不朝而飽受後世爭議。有人不明李光弼苦衷,認為其不忠。然而,李光弼苦戰八年,這豈是不忠之人所能為之?他英雄一世,論戰績甚至超越郭子儀,卻在這特定時代遭受無端猜疑。這是個禮崩樂壞之世,亦是君臣相宜之時。李光弼亦難以逃脫時代之宿命。言其為悲劇英雄,非因其死於非命,實乃指其無端身負重傷。對於一個深受正統儒家教誨、披荊斬棘、忠心為國之人而言,還有比被誣陷為不忠更令人痛心之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