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借花獻佛
借花獻佛是一個成語,出自南朝宋·求那跋陀羅《過去現在因果經》:“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請寄二花,以獻於佛。”它的寓意是用別人的東西做人情。這個成語有一個典故:傳說釋迦牟尼為解救人間的各種苦難,放棄天上的生活來到人間。一年,一個偏僻農村鬧蟲災,莊稼被蝗蟲吃掉,他得知後趕來施用法術制服了蝗蟲。人們準備許多禮物答謝他,其中有一個老人捧著一束鮮花走來,老人衣冠破舊但人面慈善。釋迦牟尼問其家境,老人表示自家一貧如洗,這束花是借來獻給他的。釋迦牟尼非常感動,之後設法幫助百姓擺脫貧困,人們從此安居樂業。李玉和用這成語,也是這樣意思,不同的是,他是藉機在小河回憶自己的故事。在這裡,他經歷太多了。
他是在戰場上有功的人,可是並沒為此而得意忘形,經過努力,他已經算是成功作家兼導演了。他對電影充滿了熱情和執著,他的家境並不富裕,為了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他不得不四處打工,以維持生計和購買拍攝電影的材料。
一天,李玉和偶然得知了一個重要的藝術展覽即將在城市的一家知名畫廊舉辦,他想到當年繪畫的知青。這個展覽將匯聚眾多優秀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對於李玉和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他渴望能夠參加這個展覽,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的作品。
可是,參加展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而李玉和手頭並沒有足夠的錢。他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他有一個朋友叫張華,也是一個知青,並是富有的商人,對藝術也有一定的興趣和收藏。李玉和決定向張華借一幅畫,然後以自己的名義參加展覽,這就是他所謂的借花獻佛。李玉和來到張華的家,向他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張華一開始有些猶豫,他擔心這樣做會對原作者不公平。但李玉和苦苦哀求,並承諾只是借用一下,不會對畫造成任何損害,而且如果有人對畫感興趣,他會如實告知是張華的收藏。張華最終還是被李玉和的堅持和熱情所打動,同意借給他一幅畫。
李玉拿到畫後,興奮不已。他精心準備了展覽的作品,將張華的畫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展覽開幕的那一天,畫廊里人來人往,許多藝術愛好者和專業人士都前來參觀。李玉和的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尤其是那幅張華的畫,更是引起了一陣讚歎和關注。人們紛紛對這幅畫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風格表示讚賞,李玉和站在一旁,心中既高興又有些愧疚。他享受著這種被認可的感覺,但同時也清楚地知道,這並不是完全屬於他的榮耀。在展覽期間,有一位著名的藝術評論家來到了畫廊。他在看到那幅畫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詢問李玉和這幅畫的創作背景和靈感來源,李玉和有些緊張地編造了一些故事和解釋。評論家聽得津津有味,並對李玉和的才華給予了高度評價。
隨著展覽的進行,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幅畫表示出購買的意願。李玉和麵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是如實告訴他們這幅畫是張華的,還是繼續隱瞞下去,將賣畫的錢據為己有。內心的掙扎讓他感到痛苦和不安。就在李玉和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意外地遇到了張華。張華是來畫廊參觀的,當他看到自己的畫被如此多人欣賞和喜愛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玉和看到張華,頓時感到無地自容,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欺騙下去了。他鼓起勇氣,向張華坦白了一切。他承認自己的錯誤,說自己被虛榮和利益衝昏了頭腦,違背了最初的承諾。張華聽後,並沒有生氣,而是拍了拍李玉和的肩膀說:“李玉和,我理解你的渴望和追求。其實,我早就知道你可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這幅畫雖然是我的,但它在你手中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賞和認可,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
李玉和驚訝地看著張華,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