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地區盡歸己有作為駐地,並懇請發放十萬人的軍餉。
然而,熊文燦僅向朝廷申請了兩萬之眾的兵力。對此,張獻忠於古城設卡,自行徵稅。表面上,他對地方官員恭敬有加,實則完全不受熊文燦所派監軍張大京的任何約束。此等行為,彰顯了他在政治上的狡黠與不羈。崇禎十二年,即公元 1639 年五月初六,張獻忠發動了一場震撼天下的行動,他誅殺了古城知縣,並搗毀城牆,再度揚起反抗明朝的大旗。在離開古城之前,他下令將接受義軍財物的明朝各級官員的姓名、受賄時間及數量一一寫於牆上。這一舉動,不僅揭露了明朝統治下的腐朽,以及貪官汙吏的泛濫,更凸顯了農民起義的必然性與合理性。張獻忠在古城的再度起義,乃是明末農民戰爭中極具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
他的行為讓崇禎帝復興封建統治的夢想破滅,並展現出其無與倫比的威望以及獲得其他義軍擁護的能力。這一事件不僅揭示了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不安等問題,更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面對如此局面,崇禎帝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來鎮壓起義軍。他決定逮捕熊文燦,並任命楊嗣昌擔任都師一職,同時賜予他尚方寶劍,賦予其生殺大權。
然而,張獻忠並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反而積極準備反擊。在崇禎十三年七月,總兵左良玉和副將李國奇在瑪瑙山成功夾擊了張獻忠率領的部隊。在這次激戰中,有十六位義軍將領英勇犧牲,而張獻忠的七位妻妾也不幸被捕。這便是明末農民戰爭史上著名的“瑪瑙山之敗”。
儘管遭遇了失敗,但張獻忠並未氣餒,而是繼續頑強抵抗。這場戰役雖然給張獻忠帶來了一定的損失,此時,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政治腐敗嚴重。張獻忠率領的義軍在湖廣、河南等地作戰,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遭到了官軍的圍堵。然而,張獻忠並沒有被困難擊倒,而是積極尋找突破口。最終,他與羅汝才等部成功會合,打破了官軍的圍堵。
張獻忠在戰鬥中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智慧。他巧妙地利用了四川巡撫邵傑春和楊四昌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傑春防守的興寧。由於邵傑春對義軍的快速行動毫無準備,官軍一觸即潰,義軍順利突破興寧防線,進入四川。
張獻忠的入川之舉讓楊四昌的圍剿計劃破產,同時也使義軍從防禦轉為進攻。然而,楊四昌卻過於自信,以為已經將張獻忠和羅汝才等部包圍在川陝三省交界地區,勝利在望。
然而,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樂觀。官軍的指揮系統一片混亂,根本無法有效地執行命令。而張獻忠則採取了極為靈活多變的戰術,巧妙地避開了與官軍展開正面的陣地戰。相反,他選擇了以走制敵的策略,透過迅速的流動和機動性,經常讓官軍陷入手忙腳亂、疲於奔命的困境之中。有時候,張獻忠甚至能夠在一晝夜內行軍三百多里,這樣的速度令官軍望塵莫及,難以應對。
到了崇禎十三年十二月,楊四昌不得不嘗試一種新的策略——招安。他企圖利用這個手段來分化和瓦解義軍的力量。於是,他宣佈赦免羅汝才的罪行,並承諾投降者將被授予官職,但唯獨沒有提及張獻忠。此外,他還開出了誘人的懸賞條件:若有人能夠生擒張獻忠,將賞賜萬金,並封為侯爵。
然而,就在第二天,楊四昌的駐地上出現了一份與他的招安策略完全對立的佈告。這份佈告的內容直接針對楊四昌的招安政策,使得楊四昌感到十分沮喪和無奈。同時,這也讓他開始對周圍的人產生了懷疑,認為他們可能與義軍有著某種勾結或聯絡。
崇禎十四年正月,張獻忠已經在四川轉戰了將近半年。此時,張獻忠領導的起義軍在開縣黃陵城遭到了官軍左良玉的追擊。儘管左部參將劉世傑、遊擊郭開立立刻迎戰,但起義軍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以逸待勞。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