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臣們齊心協力,廢掉了呂太后所立的少帝劉弘。隨後,他們達成了一致的意見,決定擁護寬厚仁慈、名聲良好的代王劉恆為帝。同年,劉恆帶著他的親眷從戴國回到都城,登基稱帝。然而,他的皇位還沒坐穩幾個月,眾臣們便紛紛上奏,請求劉恆早日確定太子人選。竇一房雖然有兩個兒子,但那位無辜暴斃的錢王后卻有四個兒子。無論是按照立長還是立嫡的規矩,都輪不到劉啟和劉武。可事情就是如此奇妙,在冊立太子的關鍵時刻,錢王后的四個兒子彷彿被命運捉弄,一個接一個地病逝。太子之位便如接力棒一般,一輪又一輪地傳到了劉啟手中。公元前一百七十九年,劉啟被正式冊封為太子,竇漪房母憑子貴,登上了皇后的寶座。次年,劉嫖、破封館陶長公主劉武也被封為梁王。
此時的竇漪房可謂是人生贏家,自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子女也都躋身權貴,只要劉恆不變心,他就可以安度此生。可劉恆偏偏變了心,他勵精圖治,十幾年後見政權逐漸穩定,心思便從治理國家轉移到後宮佳人的身上。那時他極其寵愛一位名叫慎夫人的妾室,寵愛到允許他與皇后竇漪房平起平坐一次。他帶著竇漪房和慎夫人去皇家園林遊玩,吃飯時,工人按照他的命令,把竇漪房與慎夫人的座位擺放在一起。負責禮儀的官員看不下去,上前把慎夫人的座位移到竇漪房之後,慎夫人見此非議,非常生氣,不肯入席。劉恆也氣憤不已,牽著慎夫人撇下竇漪房,徑直回到宮中。
竇漪房被這一幕深深刺激到,他沒想到昔日的戀人,如今竟會是這樣一副陌生的面孔。她在寢宮日夜傷心痛哭,最後竟然哭瞎雙眼,再也看不見光明。她這一下後位更是岌岌可危。野心勃勃的慎夫人,每晚在劉恆耳邊吹著冷風,劉恆在她的嬌言軟語中也逐漸生出要廢后在立的心思。千鈞一髮之際,竇漪房又一次天降外掛。公元前一百五十七年,還沒來得及廢后再立的劉恆死於未央宮。不久後,他的太子劉啟繼位,尊竇漪房為太后。曾與竇漪房平起平坐的慎夫人,則被打發去給劉恆殉葬。也許因為登上太后之位的路走得太順,已經年近半百的竇漪房開始頻頻作死。他偏愛小兒子劉武,不停給劉武賞賜金銀珠寶。劉武拿到錢後,便在封地大興土木,建造的宮殿比劉啟住的還豪華,出行的規格比劉啟的規模還大,收藏的奇珍異寶比劉啟國庫裡的還多。這還不夠,他還來到長安賴著不走。
明裡暗裡的希望劉啟能在死後把皇位傳給自己 ,劉武的荒唐舉動,卻得到竇漪房的大力支援,她屢屢在劉啟面前強調生死地急的合理性,大有逼迫之意。正常皇帝誰能忍受親生母親重小輕大到如此地步?偏偏劉啟是個舉世大孝子,對竇漪房幾乎言聽計從,不但同意劉武留在賞賜,還對他多加賞賜。不過劉武自己不爭氣,竟然帶著人去刺殺那些對自己不滿的朝中大臣。得知此事的劉啟忍無可忍,嚴厲的訓斥了劉武。竇漪房也知道小兒子這事兒乾的離譜,便不好在劉啟面前多說什麼,胸中弟子的想法只能作罷。那誰來繼承劉啟的皇位呢?竇漪房想在劉啟的後代裡選一位既有才幹,又能忠於自己的人,這回她的掛逼屬性再度顯靈,在一堆孫子中,幸運地挑中了擁有曠世奇才的劉徹,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
公元前一百四十一年,劉啟也駕崩於未央宮,太子劉徹繼位,尊竇一房為太皇太后。身居高位的竇一房,時常插手朝中政事,對政見不和的大臣動輒責罵。換成其他皇帝,定要治他的干政之罪。偏偏劉徹也是個舉世大孝孫,對竇一房無比尊敬。竇一房便在這種順心順意的順風局裡,舒服的活到公元前一百三十五年。去世時67歲。她這一生幸運的宛如開掛,但她能青史留名,並不僅僅因為她的幸運。她聰慧溫和,善解人意,能與大王琴瑟和鳴,恩愛多年。晚年,雖有慈母多半的傾向,但也能及時止損,不會一條路走到黑。幸運也許是她人生的底色,但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