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被分割成兩半,後方的魏軍完全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襲擊,被殺得人仰馬翻。而他們發出的慘叫,更是讓前方的韓軍陷入恐慌之中。就這樣,白起指揮秦軍奮勇殺敵,最終竟然將二十四萬韓魏聯軍全部消滅!這場戰役讓白起一舉成名,但也讓他的殺念變得無法遏制。從此以後,他在天下各地開啟了血腥屠殺之路。
公元前二百七十九年,白起再次展現出驚人的軍事才能。這次,他只帶領七萬精兵,卻敢向楚國的三十五萬大軍發起攻擊。他秉持著兵無常勢、水無常情的道理,白起在燕都的西北方挖出了一條長達百里的堤壩。待到水位高漲之時,白起一聲令下,轉眼間這滔天洪水決堤而起,將整整三十五萬的楚國軍民全部淹沒在了城中。
然而,此時的白起並沒有貿然發動攻擊,而是選擇繼續休整軍隊,補充糧草和物資。直到次年,他才再次出兵伐楚。大秦虎狼之師一路長驅直入,迅速攻佔齊國都城,焚燒其宗廟,讓楚人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從此以後,楚人紛紛向東遷徙,再也不敢向西擴張。經過這一場戰役,白起被正式封為武安君,寓意著以武力維護國家安寧。他成為了秦國人眼中的戰神,但同時也成為了敵國人民心目中的惡魔。因為他的殺戮記錄遠不止於此。
公元前二百六十年,秦趙兩國在長平一帶展開了一場鏖戰。趙國的統帥趙括雖然熟讀兵法,但缺乏實戰經驗,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將領。當他遇到了久經沙場、狡詐多謀的白起時,結局可想而知。白起巧妙地運用了詭道之術,成功地將四十萬趙軍引入了預先佈置好的埋伏圈。然後,他用亂箭射死了趙括。趙括一死,趙軍頓時群龍無首,喪失了戰鬥能力,無奈之下只得選擇投降。然而,他們忘記了自己面對的是白起這位冷酷無情的殺神。白起拒絕接受投降,因為秦軍的糧草無法供養如此龐大數量的戰俘。於是,白起毫不猶豫地展現出了他殘忍的一面,將這四十萬人全部活埋在了眼前這片煉獄般的戰場上。慘絕人寰的叫聲和絕望的吶喊聲迴盪在九天之上,彷彿要衝破雲霄。此刻的白起,筆直地站立著,他深知自己的這個決定將會讓他揹負起萬世的罵名。
然而自古以來,慈悲之人無法掌控軍隊,只有透過殺戮來制止殺戮,才是混亂時代的正確道路。而這種行為確實讓整個趙國陷入恐慌和不安之中。此時此刻,如果秦軍大規模進攻趙國,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一個國家。但是恰恰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秦國皇帝秦昭襄王聽信了奸臣的讒言,立即下達聖旨,命令白起撤軍回國。無奈之下,白起只得遵命卸下戰甲迴歸朝廷。可要知道,在戰國時期,戰亂頻繁,只有徹底摧毀敵人所有的有生力量,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如果給了敵人喘息的機會,那就等於是慢性自殺。此後,秦國長時間都無法攻克趙國,秦昭襄王只能再次請求白起統率三軍發動戰爭,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白起認為既然錯過了最佳時機,那麼想要攻破趙國肯定比登天還難。
於是,白起一次又一次地婉言拒絕了秦王的軍令。然而,秦昭襄王作為堂堂大國之主,居然連一個小小的軍將都無法指使,這怎能不讓人憤怒?如果不能掌控手下的將領,如何能稱霸天下呢?因此,只有立刻處死白起才能消除後患。最終,白起在杜鵑之地被秦王賜劍自刎。
歷史從來都是複雜多變的,很難簡單地用對錯來評判。再次回顧白起的一生,他憑藉著手中的三尺長劍,以殺戮制止殺戮,試圖拯救蒼生。但他殺人太多,犯下的罪孽太重,欠下的血債難以償還,惹得蒼天也不願饒恕他。這位春風吹不到的地方的將軍,一生從未嘗過失敗的滋味,最終卻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劉備站在城牆上,望著天空喃喃自語。他的目光穿越雲層,彷彿看到了遙遠的過去和未來。
他想起了白起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