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儲藏著大量的情報,一艘潛艇不可能將實時收集到情報傳輸出去,必然先是儲備在潛艇內部,然後在返回後,或者上浮後才會將情報傳遞出去。”

“這個不著急。東西都在你們手上了,得到這些情報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李嵐平靜的回了一句。

如今的李嵐也不是曾經那一個平頭百姓,瞭解了很多鮮為人知的秘密。從遍佈世界各地的陸基監聽站,到飛行在別國家門口的空中偵察機,再到太空中形形色色的偵察衛星,美國人的“耳朵”越來越長,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在其竊聽範圍內,軍事、政治、經濟等各種情報源源不斷地彙集到美國國家安全域性總部。

當然美國的監聽網自然不會放過大海,又撒向了海洋。隨著吉米。卡特號多工核潛艇在05年正式服役,美國將可對別國敷設在海底的光纜進行竊聽。美國人的“耳朵”在從陸地伸向太空之後,又深向了海洋。

20世紀80年代末期之前,短波通訊和衛星通訊擔負著全球90%的語音與資料通訊,就連絕密的外交電報也主要透過這兩種手段來傳送,只不過進行了加密處理。美國負責監聽事宜的國家安全域性經營數十年、花費巨資建立起可覆蓋全球的龐大竊聽網,包括設在美國本土及英、德、日、澳大利亞等國的陸基監聽站群,以及間諜衛星、偵察飛機、偵察艦船等。正是依靠這些監聽裝置,美國幾乎可以把全球的語音和資料通訊一網打盡。

連被許多國家視為最保密的海底銅線電纜越洋電話,也被美國國家安全域性盡收耳中。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美國特工就曾動用間諜潛艇波爾克號對前蘇聯太平洋沿岸的海底銅質電纜進行大規模竊聽。但潛艇沿海底電纜設定竊聽器後必須每隔幾個月收取竊聽磁帶,這樣費時費力,而且獲得的情報往往已經過時。美國的這一做法最終被一名間諜出賣,其竊聽裝置也成了莫斯科克格勃博物館中的展品。

而海底光纜的出現,讓美國的這種做法開始失去了功效。海底光纜的外面包裹著一層厚厚的鋼質護套,絕大部分光纜都位於幾百甚至幾千米深的海底,一般埋人海床1米深。別說是竊聽了,就是在茫茫大海里找到它都不那麼容易。隨著各國越來越多的越洋電話、文傳、資料檔案及電子郵件等轉由海底光纜進行傳輸,傳統竊聽手段能捕捉到的情報越來越少。

美國國家安全域性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不甘心竊聽全球通訊的黃金時代就此結束,開始打起了竊聽海底光纜的主意——儘管這比竊聽海底銅質電纜要難得多。

在經過了十數年的努力,美國經過了多次失敗之後,最終才取得了成功。而監聽光纜通訊的重任,交給了美國海軍第3艘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吉米。卡特號。該艇為竊聽海底光纜量身定做了多工平臺,搭載有最先進的電子偵察裝置,可在水下蒐集情報,包括對重要目標進行偵察監視和竊聽海底光纜通訊,因此成為美國國家安全域性最理想的水下間諜。在正式服役後,卡特號核潛艇監聽的目標是太平洋及地中海的光纜網,監聽的位置可能在日本、中華和新加坡之間以及歐洲、中東之間。

而這艘潛艇,也經過了多次的秘密改造,被美國國會譽為最有效的反恐水下平臺,還是那種超乎尋常的反恐能力。

在工程師的帶路下,李嵐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才逛完整個潛艇的內部,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是他好奇潛艇上的某一個裝置,站了片刻。多次的片刻加起來,就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了。

出了潛艇後,李嵐也沒有在這裡多待,看了最後一眼這個龐然大物後,並且與裡面的工作人員告別後,李嵐和娜塔莎便離開了軍港。

娜塔莎一上車,便開口問道:“指揮官似忽對這艘潛艇內部的電子裝置很感興趣。”

“不錯,我確實很有興趣,從911以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