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書退還給孔氏,“其學於是在孔家流傳。
張穎達一直希望能以孔子夾壁中的古論為主,兼採齊論魯論,編成一本新的論語,並且給這本論語註疏。
古人給經典註疏,當然就是解讀。
孔穎達編的論語註疏,計劃編成三十卷,目前已經有了十卷手稿。
如果按張記書坊的印書方式,得千本起印,這可能得刻上千個板,一套書六貫,一千套就得六千貫。
孔穎達印不起。
“仲達你的論語註疏可是一本大家之作,也許我們可以跟張三郎親自談談,他或許能支援你呢。這樣的好書,當然得印刷流傳。”
“要不,趁著今天張家喜事臨門,咱們去登門慶賀一下,順便談談你這本論語註疏。”
張府。
張超對於來拜訪的這孔穎達二人有些小意外,招呼著兩人到花廳坐下。
孔穎達和陸德明的名字張超是知道的,國子學博士,還是天策府文學館的學士,兩人都是成名多年的大儒了,真正的名士。
張超本來還擔心這兩人是來踢館砸場子的呢。
結果一聽,兩人居然是想來印書的。
私人來找張超印書,這還是頭一回啊。不過唐人這時候還沒有版權意識,若是自己寫了部書,還巴不得讓別人去抄錄傳播,絕不會說要收版費的事情。
“孔博士手裡有本論語註疏?”
“還沒有完成,計劃是三十卷,目前只完成了十卷。”孔穎達把自己的十卷手稿帶了過來。
張超翻看了看,這本論語不僅是註疏,還等於是重新編纂了一個新版的論語,然後又再對這新版的論語,進行註疏。
字寫的很好。
張超心裡頭讚揚,然後細看這版論語,與自己後世看過的似乎差不多,但又些地方也有點不一樣,內容似乎有增加。嗯,註疏解釋的也都不錯,不愧是孔子三十一世傳人。
也對,論語可是孔氏的家學。
張超覺得,若是把這本書印出來,拿去賣的話,應當會比較受歡迎,畢竟這個版本的看起來很權威,而且註釋的也好。
“這是本好書啊,我願意印。”
孔穎達一聽很高興,忙問,“那印書之費得幾何?”
“免費!”張超笑著答道。
孔穎達和陸德明兩人都怔住,免費?(未完待續。)
第262章 版權(第四更,600票加更!)
孔穎達覺得天上掉了餡餅,猛然起身,萬分激動的道,“免費,你沒有開玩笑?”
張超當然不會跟孔穎達開玩笑,免費也是他仔細考慮過的,這本書總共三十卷,讓孔穎達按市價拿出幾千塊貫錢根本不可能。但這本書確實不錯,用心之作。在他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總結前人的版本講義理,代聖人立言的書。
而且這本書有一個優點在於他的訓詁。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
論語畢竟是一本戰國時的作品,到此時已經近千年的時間。這長漫長的時間,有些古代通用的詞語後世可能不用了,因而難以理解,或者某個詞語的某個意義後世不用了,也容易致誤。另外也要解釋文意,包括分析句讀,以及考證名物,典章制度,引證史實故事等。
訓詁,就等於是徹底的解讀一本經典,讓後人能夠更輕鬆的理解。
孔穎達訓詁就非常祥盡正確。
張超打算自己印這本書賣,若是在後世,他還得給孔穎達版權費,得有他的授權才能印書開賣。但現在沒有這個版權的意識,不過張超還是打算給他點錢。
“要籤授權契約?允許你們拿我這本書刻印出售?”
孔穎達覺得這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