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金狼大纛,這是突厥大汗的信物。這面旗幟還是當年隋朝聖人可汗楊堅賜給他父親啟民可汗的大纛。他父親用這面大纛,重新聚攏突厥部眾,在漠南休養生息,最終重新一統東部突厥各部。
後來長兄始畢可汗,繼承了大汗位置,也繼承了這面大纛。在這位有為的兄長手裡,東部突厥實力漸強,重新興盛起來,甚至把隋朝皇帝都差點圍捉。
兄長處羅也曾讓唐朝皇帝稱臣納貢,可到了他的手裡,這面大纛卻已經無光了。
一名附離狼衛跑來報告,說又有幾個酋長帶著他們的部眾逃跑了。
聽到這個訊息,頡利甚至都憤怒不起來了。
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人心散了,想留也留不住。
出了帳,看著惶惶不安的那些僅剩下的部份,頡利心灰意冷。
“大汗,我們繼續向北嗎?”
頡利沉默許久,最後搖頭。
向北?再向北,估計身邊的人都要跑光,到了漠北,如何立足?
“不,我們調頭,向南!”
“向南?”
一群部將驚訝,東面是突利,西面是鬱射設,南面是大唐,往哪走也沒有路走啊。唯剩下向北,去漠北,也許還有點希望。畢竟大汗還有個兒子也是在漠北的。
頡利卻已經斷了去漠北之心,漠北有他兒子不假,但漠北還有始畢的兒子欲谷設,有處羅的兒子拓設,還有更兇惡的鐵勒人。
“執思失力,我要派你為使者,去南邊,去大唐。為我向大唐皇帝送上新年賀禮!”
頡利讓人取來一些魚膠。
“把這魚膠獻給唐皇,希望能讓大唐和我突厥重修舊好。”
執思失力驚訝。
此時出使唐朝,向大唐朝賀,豈不是要降唐?
“大唐肯重修舊好嗎?如果他們趁機發難,要求我們歸降呢?”執失思力問。
頡利沉默。
“如果大唐真如此要求,那就答應他們。只要大唐肯保證出面,調停突利和鬱射設,上個降表也無所謂。”
執思失力等人不說話,上降表當然有所謂。
上了降表,那就表示突厥從此歸附唐朝。以前是唐朝向突厥稱臣納貢,這降表一上,可就顛倒過來了。又恢復到當年突厥向隋稱臣的舊時代了。
“去吧!”頡利長嘆一聲,“漢人有句話說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先降唐,等渡過此關,獲得喘息之機再說。”
執失思力帶著頡利的魚膠和一些千里馬,向南而行。頡利率著餘部,也向南邊長城移動。
邊關八百里急報襄陽。
訊息傳來,魚梁洲上,也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李世民急詔諸位宰相,以及在京朝集的天下各道大都督入宮議事。看著手裡的奏報,政事堂上,李世民哈哈大笑,對著一眾重臣們道,“他孃的頡利也有向朕求和的一天,哈哈哈,太他孃的解氣了。自始畢可汗圍楊廣於雁門起,多少年了,突厥人一直騎在我們中原的脖子上拉屎拉尿,如今他們也終於向朕求饒了!”
李靖起身,拱手道:“陛下,不能接受頡利的請降,當此之時,應當趁他病要他命,我們當派兵北上,聯合突利和鬱射設,先把頡利幹掉。頡利是東部突厥大汗,頡利一死,突厥的各個小可汗、設等,都將陷入爭奪汗位內戰之中,到時突厥必然越發虛弱。”
李世民捏著拳頭,“朕也有此意,頡利不死,難解朕心頭之恨。”
大唐君臣們都神色興奮,蓋因自大唐太原起兵之初,這突厥人就跟太上皇一樣壓在頭上了。無時無刻的,都讓大唐君臣們喘不過氣來。每次交兵,勉強頂住了突厥南侵,可也要被劫掠無數錢糧人口,最後還得上貢甚至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