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朱元璋特意在皇宮設宴,召見了鐵旋。當鐵旋踏入宮殿的那一刻,整個大殿都彷彿被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英氣所籠罩。
朱元璋面帶微笑,親切地與鐵旋交談起來。他對鐵旋在戰場上的英勇無畏、智謀過人讚不絕口,並當場賜予了鐵旋一頂意義非凡的 12 個字,作為他的字。這 12 個字蘊含著無盡的深意,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而成,它們寓意著鐵旋如同守護大明王朝的堅固柱石一般,堅不可摧,不可或缺,對於大明王朝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朱元璋駕崩之後,年輕稚嫩的建文帝朱允炆登上了皇位,君臨天下。此時的大明王朝看似風平浪靜,但實則暗流湧動。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一直對朱允炆的統治心懷不滿,在他眼中,自己無論是在軍事才能還是政治智慧方面,都遠遠超過了這個初出茅廬的侄子,他堅信只有自己才有能力和資格執掌大明江山。
,!
終於,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朱棣毅然決然地在北平起兵,發動了一場震驚朝野、驚天動地的叛亂。一時間,戰火紛飛,硝煙瀰漫,整個大明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就在這個風雲變幻、局勢緊張的時刻,時任山東參政的鐵鉉毅然決然地承擔起了一項至關重要的使命——為朱允炆的北伐軍督運糧餉。這可不是一份輕鬆的差事,但鐵鉉毫無畏懼,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以確保北伐軍的後勤供應得到充分保障。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當鐵鉉正忙得不可開交,竭盡全力為前線提供物資支援的時候,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傳入了他的耳中:北伐軍竟然在戰場上慘遭潰敗!朱棣所率領的軍隊銳不可當、氣勢如虹,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已如洶湧澎湃的洪水一般,直逼濟南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城池!
面對如此緊迫而危險的局面,時間就是生命!鐵鉉沒有絲毫猶豫和耽擱,他迅速集結起自己那支人數不多但忠心耿耿的親信衛隊,風馳電掣般向著濟南疾馳而去。一路上,馬蹄聲急如驟雨,揚起陣陣塵土。
終於,他們抵達了濟南城。剛剛踏入城門,鐵鉉顧不上歇息片刻,便馬不停蹄地前去會見城內的都指揮使盛庸。兩人一見如故,目光交匯之間彷彿燃起了一團熊熊烈火。無需過多言語,他們當場割破手指,將鮮血滴入酒碗中,然後一飲而盡,立下了生死與共的誓言——無論如何也要死守濟南城,堅決不向朱棣的叛軍低頭妥協!
與此同時,遠在城外的朱棣也對濟南城虎視眈眈。他心裡非常清楚,濟南城在整個戰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倘若能夠成功攻克此城,那麼他通往南京登基稱帝的道路必將變得一帆風順。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朱棣決定先禮後兵,派出一名能言善辯的使者帶著一封情真意切的勸降書前往城中,企圖用溫和的說辭來說服城中的守軍放下武器,放棄抵抗。
面對朱棣的勸降,鐵鉉毫不退縮。他以筆為劍,回敬給朱棣一篇《周公輔成王論》。在這篇文章中,鐵鉉苦口婆心地奉勸朱棣應當效仿古代賢臣周公,盡心盡力地輔佐侄子周成王治理天下,而不是心生叛逆之意,妄圖篡奪皇位。
朱棣見勸降無果,惱羞成怒之下,當即下令對濟南城展開猛烈攻擊。一時間,炮聲隆隆,箭矢如雨,濟南城陷入了一片戰火硝煙之中。但鐵鉉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地指揮著部下頑強抵抗。他充分利用城牆的防禦優勢,巧妙佈置兵力,使得朱棣的大軍雖然攻勢兇猛,但始終無法攻破濟南城的防線。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棣漸漸失去了耐心。當他得知濟南城附近有條河流可以引用來水淹城時,心中頓時升起了一絲希望。於是,他決定孤注一擲,下達了決堤引水灌城的命令。
鐵鉉得知這個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