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滴血認親

己口中吸吮了幾口,為了止血。

“不疼。”冬哥搖搖頭,或許疼,但比起他們受的苦,寒的心,也就不疼了。

“男子漢,當有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要以後懂得保護自己的母后和妹妹,擎天立地,才不枉來此世間走一遭。”

陳世美看著眼前的孩子,有些心疼,放到前世也只是上小學的年級,

他還這麼小,就要和母親飢一頓飽一頓,千里奔波來到京城,

被自己的父親拋棄,甚至派人追殺。

他前世最是討厭讚美苦難了,很多時候,人們會相信不知道從哪兒來的雞湯,要去讚美苦難。

正所謂:“苦難就是財富,我們應該感謝它。”

但請你記住:苦難就是苦難,不值得美化。

那些被所謂命運“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人,熬出來的始終是少數。

又或者,等他們成功了之後,才會比較輕鬆地說:“原來苦難也沒有什麼。”

那些經歷了巨大的苦難之後還能成功,且被人看到,不是因為苦難讓他們成功的,而是因為他們自己內心強大。

苦難從來不值得讚美,值得讚美的永遠是戰勝苦難的人。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若是你將自己的才華用在正道上,將來也是大宋的棟樑呀。”

包拯搖搖頭,陳世美對冬哥說做一個男子漢,顯然觸動了他。

但,下一刻,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陳世美的血和冬哥的血沒有融在一起。

“這……,怎麼可能?”

包拯有些不可置信,

“不會的,不可能,不會的,冬哥是他的孩子。”

秦香蓮的瞳孔都變大,臉上充滿了震驚,她從來沒有出軌,冬哥就是陳世美的孩子,他們的血怎麼會不融?

滴血認親從三國時創立,一直被奉為圭臬,沒有人懷疑。

《南史》記載著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子蕭綜滴骨認親的故事。

蕭綜的母親吳淑媛原來是齊宮東昏侯的妃子,因其貌美又有才學,被武帝看中,

入宮後七月即生下蕭綜,宮中都懷疑非武帝親生,

蕭綜長大以後,去盜掘東昏侯的墳墓,刨出屍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屍骨上,

見其果真能滲入屍骨中,蕭綜半信半疑,後又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用自己的血在兒子的屍骨進行試驗,血液仍能滲入骨中,

於是深信不疑。後來蕭綜投奔北魏,改名蕭纘,

並表示要為東昏侯服喪三年。

可見滴血認親在古代的統治地位,古人深信不疑,融便是親人,不融,便不是。

可惜,古人的侷限就在這裡了,陳世美來自一千多年後,一千多年的眼光,足以看透歷史。

滴血認親類似於用現代的紅細胞凝集反應檢驗血型,來鑑定親子關係的方法。

血型是人類的遺傳性狀之一,一般來說血型是終生不變的。

但根據孟德爾的遺傳規律,孩子的血型取決於父母雙方的血型基因,

從表型來說,孩子的血型可以和父母相同,或與父母一方相同,也可完全不同。

若是滴血認親,滿大街好多都是親人了,也可能親生父子都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