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如炬,面容冷峻蕭殺,行走間猶如龍行虎步,渾身散發出一股氣吞山河之勢。

“末將願為聖上誅此妖人!”此人來到始皇身邊,主動請纓出戰。

始皇轉頭看去,面露喜色:“王將軍出陣,徐福老賊命當休矣。”

能令始皇如此信任,且喜形於色的王姓將軍,自然只有與蒙氏齊名的王氏父子。父親王翦乃白起之後秦國第一名將,聲威遠播,名震四海,唯趙國李牧可與之爭鋒。其子王賁頗具父親風範,少年時便隨王翦南征北討,饒勇善戰,為大秦一統立下汗馬功勞,受封通武侯。

秦朝立國近十載,由於王翦年事已高,王氏父子深居簡出,不再參與政事,近些年來很少被人提及。此番始皇東巡,通武侯王賁伴駕隨行。恰逢徐福作亂,王賁自然當仁不讓,重操兵甲,再現猛將風範。

始皇回身下令:“為王將軍擂鼓。”

上古顓頊帝以鼉皮蒙鼓,其聲嘹亮,震動山河,可傳千里,後流傳世間,珍貴無比,非顯赫身份不可使用。始皇親征,為彰顯天子神威,立鼉鼓於船頭之上,其餘海船各備戰鼓兩面。

兩名精壯勇士站立鼉鼓兩側,手持三尺鼓桴,桴槌碩大如鬥。勇士被髮跣足,伸展猿臂,鼓桴如上陣兵刃,起初輕輕點在鼓面之上,繃緊的肌肉忽然爆發出磅礴力量,震撼的鼓聲從船頭躍起,扶搖直上衝破雲霄。

勇士手臂高抬疾落,每一擊都灌注雄渾力量,鼓聲沉穩有力,不急不躁,隱隱顯出將領出徵前沙場點兵之勢,三軍列陣的蕭殺之氣。其餘樓船之上戰鼓隨之雷動,鼓聲振奮軍心,全軍以吼聲應和鼓點節奏。長鳴號角再次響起,貫穿鼓聲吼聲。三種聲音相輔相成,尚未開戰,已將劍拔弩張的氣氛推至巔峰。

王賁踩著跳板,威風凜凜走上另一艘樓船,解下披風,從副將手中接過頭盔戴在頭頂。傳令兵手中領旗迎風抖開,操槳士兵喊著整齊的號子,全力搖動船槳對抗接連不斷湧來的波濤。

五十艘鬥艦列第一陣,向徐福所在的平臺駛去。傳令兵更換領旗,以王賁所在樓船為首,一百艘鬥艦分列兩塊方陣,追隨第一陣駛出。後方壓陣船隻上,秦軍發出喧天的助戰吼聲。

鼉鼓改為衝鋒韻律,擊鼓勇士雙臂快速輪番落下,密集緊湊的鼓點如瓢潑驟雨,雖急而不亂。三十擊過後,鼓聲又恢復沉重緩慢,彷彿雨水中響起的驚雷,十次重擊結束,又續以快擊三十,如此反覆迴圈。

平臺之上的船工哪裡見過這等陣仗,頃刻間作鳥獸散,推推搡搡地躲進船艙,只剩徐福一人,面對秦軍船陣凜然無懼,巋然不動。

王賁戎馬半生,從不相信妖術邪法,出征時得知徐福出海不過帶了百名船工和三千童男童女,不明白徐福究竟依仗什麼才做到有恃無恐。

“放箭。”王賁輕描淡寫地對傳令兵下令,彷彿在說著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七國戰亂之時,秦國水軍不但要征戰江河,還要參與登陸攻城野戰,是以水戰陸戰裝備俱全。大秦一統之後,始皇又頻繁東巡出海,水軍擔負保駕護航重任,非但沒有解甲歸田,反而更得始皇青睞。

傳令兵高舉領旗,鬥艦內水軍提起硬弓,搭好箭矢開滿弓弦。傳令兵手臂落下之時,弓弦顫動聲齊響,海面上升起一道由箭矢組成了黑色巨浪。巨浪升空,又化作蓋頂烏雲,烏雲下墜轉為箭雨。

徐福漠然地注視著越來越近的箭矢,待到箭矢已近在咫尺,面上露出不屑一顧的表情,朝向半空揮動袍袖。

上至始皇,下至操漿水手,原本都確信徐福即將命喪當場,斷無生還的可能。在那一瞬間,所有關注著徐福舉動的雙眼,都不敢相信眼中所看到的情景。連鎮定自若的王賁都在瞬間瞠目結舌,雙手下意識地抓住船舷,身體前探,想要確定剛才看到的不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