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部有外傷史,出現噁心、嘔吐,一定要排除顱內出血的可能,頭顱CT可排除。

● 老年人,出現頭暈、頭痛,言語含糊不清或一側肢體麻木,活動異常,一定要先排除腦梗塞可能,頭顱磁共振或CT可以排除。

● 老年人突發的摔倒,神志不清,一定要先排除自發性腦出血或腦梗塞可能,頭顱CT或磁共振可以排除。

● 老年人摔倒後出現髖部疼痛,不能行走,一定要先排除股骨頸骨折的可能,骨盆X平片可以排除。

● 絕經後婦女出現全身性的疼痛不適,各項檢查未發現異常,一定要排除骨質疏鬆可能,骨密度測定可以排除。

● 育齡期女性出現皮疹、關節腫痛、面板怕太陽曬、臉上出現蝶形紅斑,一定要先排除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能,這需要到免疫科或面板科確診。

● 年輕人出現情緒容易激動、消瘦、心跳快,要先排除甲亢可能,查T3、T4可排除。

● 所有車禍病人,出現頸部疼痛,一定要先按頸椎骨折處理,不可隨意搬動,要由專業人員來指揮搬動,頸部正側位X平片可初步診斷。

看化驗單誤區:數值異常就有問題嗎?

幾乎所有人一拿到化驗報告就迫不及待翻看檢驗報告單,如同即將揭開一個驚世秘密。如果發現檢驗結果不在參考值範圍內,就提心吊膽,似乎已經同疾病搭上某種聯絡。那麼,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讀懂化驗單絕不是化驗數值在不在參考值範圍內這麼簡單,它需要更專業的知識——那是醫生的事,也就是說,化驗報告正常並不等於沒有問題,化驗報告異常也並不等於身體有問題!

檢驗報告單是檢查所得出的客觀資料記錄。檢驗結果一般可分為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定性檢驗,是看送檢的標本中有沒有“待檢物”(即想要查的東西)。一般來說,有待檢物存在,報告為“陽性”,一般用“(+)”,用“(±)”表示“弱陽性”;反之報告“陰性”,用“(-)”表示。“陽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檢查結果異常”。例如:尿常規化驗時,尿蛋白“陽性”或“(+)”,則表明尿液中可以檢測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見於腎臟疾病、心力衰竭、發熱性疾病和泌尿系統感染等,即檢驗結果異常,需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體(縮寫為HbsAb或抗…HBs)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可中和乙肝病毒,抵禦再次感染。若乙肝“兩對半”檢驗結果為表面抗體“陽性”或“(+)”,則說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隱性感染史,目前處於恢復期;還可能是接種過乙肝疫苗的結果。接種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產生抗體,達到預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可見,這個目的“陽性”是好的。又如,ABO和Rh血型是與人類輸血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個血型系統,當一個人的紅細胞上存在一種D血型物質(抗原)時,則稱為Rh陽性,用Rh(+)表示;當缺乏D抗原時即為Rh陰性,用Rh(…)表示。我經常碰到病人看到自己的血型報告單上Rh(+)就極為緊張,以為有問題。殊不知,我國漢族人絕大多數人就是Rh(+)血型,Rh(…)所佔的比例極少,僅佔千分之三,屬稀有血型,血型Rh(…)的病人輸血常常找不到血源。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4檢查和檢驗(4)

當要表明被檢驗物質的多少時,即為定量檢驗的結果,則用“具體數值”的形式報告,並附有結果的正常參考值範圍,但不同醫院、不同方法檢測所使用的正常參考值可能略有差異。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數值高於正常”;以“LOW、L”等表示“數值低於正常”,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驗報告單上還會用特殊的字型或符號(如“*”或“!”)給予著重指出,以提示醫生和患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