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二日,踏進一座小道觀,才知道汪景中已早到多日。
第二天,周懷遠取出賴叔遺物。辛國強說:&ldo;我看兩把小匕首和連線好象是鈦,可是鈦不會那麼鋒利。手套的材料類似防彈層,那本賴德海寫的是氣功心法,讓汪叔先看看,他是內行。&rdo;
汪景中先看匕首,約有十五公分長,一半是刃口,一半是鑲著木片的刀把。兩把匕首間的一團連線,開啟有三十米長。手套也極薄,捏攏在手裡看不出來。又仔細看了一會那本書,對他們說:&ldo;匕首正是鈦合金做的,所以顏色發暗,但它比鋼輕一半而強度卻高出一倍,刃口鑲了鋼,鋒利無比。適合近距離搏鬥時使用。也可作暗器,又有這線連著,便於收回。這根絲由極細的鈦合金、碳纖維、矽纖維等絞合而成,粗看不起眼,就和棉線一般,但柔韌度和抗拉性特別好,吊起一個人根本沒問題。那付手套是專為使用匕首備的,以防劃傷自己。線和手套都是進口奈米材料製作,尋常利器割不破它。那本書是五少爺手寫的,可稱為武林秘笈了,這幾樣應是他們賴氏的傳家寶,怎麼沒被家裡搜走?
中華武術門派繁多,招式更千奇百怪,這個拳那個腿的,但萬變不離其宗,都只是把一些現存招數按自己的心得體會改進運用,編成一套,自立門戶。雙方狹路相逢,一看臨敵經驗,見多識廣可料敵先機;二看隨機應變,避實就虛能銼敵銳氣;三看耐力,堅持到最後才能勝利。幾千年來各門各派都想研究一種功夫,一招制敵解決問題。但這種武林奇才可遇不可求,由天賦、勤奮與名師傳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一項重要基礎就是內功。宋代三大派中,少林一指禪,大理一陽指,都是這種路數。
在軍校裡,拳擊套路複雜,但出拳能否勢如奔雷,重力五百英磅?劍法門派繁多,但出劍能否快如閃電,劍頭花開五朵?狙擊教練要求你端著幾十公斤的武器幾個小時穩如磐石紋絲不動。硬氣功師卻說世界上沒有隻打別人不被人打的搏鬥,如果你不堪一擊,什麼都白搭。這就要靠內功。軍校的體能訓練就是先練內功,從呼吸運氣、靜坐斂慮開始,迅速開發人體潛能,增長爆發力及忍耐力,為其他專業課打下深厚基礎。
你們說賴家堡是白族,我本來覺得奇怪。雲南西部近緬甸的鎮康一帶,不是傣族就是佤族。看了這本東西才明白了。雲南賴家拳特色就在指法。它也許是大理一陽指流傳下來的一個分支遷徙到此,發展演變而成。他們把內功運於五指上。一旦被其擊中,在腦殼上戳五個洞不是瞎吹的。你賴叔可能因為時間侷促,只寫了內功與指法的訣要,卻也正是賴家拳的精髓。據說賴家拳從來不見諸文字,均是父子相傳,修為和能力也就各有不同。賴五少爺是賴家精英,他把這個留給你真是難能可貴了。你可重新從呼吸吐納練起,參照我以往教的,對比體會。練到後來,可以將體力調運至所需部位集中使用。據他說會有一股氣在體內遊走,沒有他親教,至少內力有望猛進,若以匕首為暗器,射程和命中率也會大大提高。你只管練,我們每天可以探討。&rdo;
辛國強感慨地說:&ldo;懷遠在危難之中得遇賴德海,真是天意。他臨死前還在掛念著你,俠肝義膽令人唏噓扼腕。&rdo;
汪景中說:&ldo;他料定你必會收懷遠為徒,否則送這些東西何用?他和你素昧平生,卻肝膽相照。&rdo;
於是從第二天起,周懷遠除了以前的課目練習外,增加了內功心法和指法的學習。由於原來兒時隨賴叔練過有基礎,半年後,一枚一元的硬幣在右手三個手指中一按,可以捏成一個小碗。
在這座無名小道觀中,三人一住就是二年。辛國強對這裡似乎情有獨鍾,期間雖也出去過,但都很快就回。兩位老師時而高談闊論,時而竊竊私語,似有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