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祖知道倭國是這種貨sè,只怕頭一個就要滅了倭國……”楊改革曬笑道。
“陛下言之有理……”陳於廷暗歎一聲晦氣,怎麼就是他來做這事呢?這憑白挨頓說,實在沒道理啊!
“……陛下,臣以為,若是大軍壓境,只怕是糜費頗多……”又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這個大臣的語氣,也沒什麼威力,好似也是極為不情願的出來敷衍的。
陳於廷見有人為他說話,心裡安心不少,他這總憲沒白當,至少還有幾個聽話的人幫他,不至於讓他太尷尬。
“糜費的事,朕透過這一兩年的摸索,也已經有了大致的預算,不會對關外和國內的事產生什麼影響的……”楊改革又說道。平倭所做的準備,楊改革確實做了很多。
那個出來幫陳於廷解圍的人幫陳於廷解圍了,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也就不打算多說了,拱拱手就告退了,表示自己沒話說。
“陛下,平倭之事,臣以為,對付小小倭國,沒有必要非得兵部尚親自出馬,小小倭國,卻是不配我朝如此興師動眾的……”一個大臣如此說道。
這個大臣的話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側目。
這是要怎樣?這是要爭著去平倭了嗎?這風水轉得可真快啊!
韓爌倒是焦急起來,沒料到,這事居然還會有人出來爭,這可是給他那個學生量身定奪的差事啊!是專門為他學生刷履歷用的啊!這怎麼能有人來爭呢?這怎麼就有人來爭呢?這也太不要臉了。
袁崇煥心裡也是一楞,這是怎麼搞的?他不出面的時候都不說這事,他出面把這事說破了,就來搶了?惡人自己做,好處別人拿?
楊改革倒是笑而不語。
朝堂上的氣氛,立刻變得怪怪的了。
陳於廷倒是有些側目了,這事怎麼就爭起來了?他還準備就袁崇煥帶兵平倭的事好好反對一下的,現在這就爭起來了?那既然如此,他也就沒必要出來當這個惡人了。
朝堂上的氣氛尷尬而有怪異。
“啟稟陛下,臣有話說……”有人打破了這個“平靜”的氣氛。說話的人卻是畢自嚴。
“哦,卿家有何話說?”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雖然我朝一直把倭國倭國倭國的叫,好似倭國不堪一擊似的,可據臣所知,倭國的人口只怕也有數百萬,乃至上千萬也是不無可能的,跨海能出動數萬人馬征戰數年,這豈是一個小國所能做到的?陛下,平倭之事,絕對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輕鬆,也絕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啊!陛下,臣以為,以督師或者總督之職出征平倭才是正數……,陛下,萬萬不可小覷了倭國……”畢自嚴倒是出來給袁崇煥解圍了,解圍的方式也是特別,從人口上來說事,說明倭國不可小覷,這絕對是符合他的本sè了。
群臣又是側目畢自嚴。
“呵呵呵,這倒是真的,朕這兩年,一直在給倭國上戶口,雖然瞭解的不如東虜那般瞭若指掌,甚至統計到人,可也是瞭解了個七七八八的,人口數目雖然有出入,但也相差不遠,從人口上說,確實不可以小覷倭國,平倭,還是要拿出我朝渾身解數的……”楊改革笑著說道。
聽了皇帝說的,群臣都是一腦門的黑線。給敵人上戶口這事,大概也就皇帝幹得出來,把東虜的人口統計到家,到戶,到人,死一個勾一個,這簡直是閻王爺的作風。沒想到,如今倭國也享受這待遇了。想想和皇帝為敵的下場就是皇帝拿著本子一個個的勾名字,想想就惡寒。
朝議上,又是尷尬的沉默。
“袁卿家,既然是你執意要去平倭的,可對平倭之事有什麼打算麼?”楊改革問道,為了緩和一下氣氛,楊改革問了點別的。
“回稟陛下,臣以為,平倭,乃是我朝大事,如陛下所言,需使出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