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5部分

人來承擔技術變革的重擔。

在明朝,工匠,手藝人的地位始終是太低,短期內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改變,即便是有了不起的發現和技藝,也不可能承擔起支撐技術變革的重擔,技術變革的重擔,短期內,始終還是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人來承擔。

這種人,目前來看,工匠、手藝人是不可能的,社會地位太低,上不了檯面,也只有像孫元化這般,有功名,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人來承擔這個重任,否則,整個社會對技術的鄙視,會嚴重的制約技術的進步,一兩千年的傳統觀念,不可能短期內發生很大的變化,改變一兩千年的慣『xìng』思維,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楊改革知道,一個孫元化還不足以承擔起支撐技術變革的需要,還得有一批孫元化才行。畢竟科技越往後,這分類越細,需要研究的東西也越多,完全靠一個人是不行的。

除了這個,楊改革也發覺,武人治國絕不可能,完全靠文人治國,也不是那麼靠譜的,即便是自己的進士班都成為了大明中堅力量,掌握了整個帝國也不行,不是說這些進士班會造反,會什麼什麼,而是說,普通的文官只讀四書五經,即便是瞭解一些其他雜學,在思維上,還屬於“文科”舊思維,“文科”舊思維最常見的就是耍嘴皮子厲害,做事想當然,做事從“心”出發,而不是從理論和實際資料出發,缺乏一個理『xìng』的思維和科學的態度。“文科”思維治國不是不可以,可若是完全依靠“文科”思維治國,那是不行的,官員就是這個帝國的頭腦,若是頭腦裡沒有理『xìng』的思維,靠滿嘴跑火車和想當然,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個帝國,除了文臣無武將之外,還應該有一大批真正的技術官僚,需要一大批有能說得上話,有一定影響力的擁有“新思維”的官員,在國家需要決策重大問題或者事情的時候,能以科學和理『xìng』的思維給國家一個相對正確的建議。

空談誤國這幾個字,楊改革先前也有一些理解,不過卻沒今rì這般深,見過了孫元化在太陽下暴曬著實驗技術,楊改革忽然明白,自己要做的不僅僅是平衡朝堂上的力量對比,這個,只是一個簡單的帝王之術,對於一心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的皇帝來說,還是不夠的,自己還需要一大批這種有理『xìng』思維的官員來支撐這個帝國,這個大明帝國,需要更多的孫元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一個巨人,更需要有一個健康和合理的頭腦。

平衡朝堂上力量的同時,平衡思維上的力量對比,更為重要。

楊改革明白,自己還需要扶植一批孫元化,還得讓技術官僚,“理『xìng』思維”成為朝堂上一隻重要的支撐力量,只有這樣,這個帝國才能健康的成長,才能長久。

不然,即便是自己把明帝國這個巨人建設得再強大,武裝得再厲害,可指揮頭腦的依舊是那些腐朽的舊思想,依舊是那些不著邊際的“空談”想當然,這個巨人即便再強大,也只是一個沒有腦子的武夫,蠢蛋,空有一身力氣使不出,只會被人耍得團團轉。

平衡朝堂上的力量這個自己在做,拉一派,打一派,打一棒,給個甜棗,楊改革也玩得純熟了。

平衡朝堂上的思維力量,這個,算是新進入楊改革視野的一個新鮮事物。

誰是有“新思維”的官員,誰有比較大的影響力?

楊改革這一分析不要緊,這一分,倒是分出不少奇怪的結果來。

真正說得上是新思維的官員,自己帝黨之內,卻是徐光啟和孫元化,像孫承宗,居然都是“舊思維”,更別說畢自嚴,施鳳來了,這讓楊改革有些驚訝。再想想,實際,自己理解中的“新思維”,幾乎大半都是“洋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和洋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