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總序:一位世界性的傑出作家(1)

——從諾貝爾文學獎說起

王理行

今年是誰獲諾貝爾文學獎了?

ⅩⅩ國的ⅩⅩⅩⅩ。

啊?沒聽說過嘛!他(她)是誰?

我也不清楚。

國內出過他(她)的作品了嗎?

好像沒有。

進入21世紀後的每年10月上旬,有關最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訊息在瑞典一公佈,在關心諾貝爾文學的人們中間,類似的對話就會不絕於耳。而且,這樣的對話不僅在中國常常聽到,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很流行。

一次又一次出人意外

就拿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57歲的奧地利女作家艾爾芙麗德?耶利內克來說,在獲獎前,儘管她已有近30部德語小說和劇本問世,在德奧地區是一位頗有知名度的作家,但在德語世界之外,她幾乎默默無聞,在絕大多數國家都鮮為人知。比如,在中國大陸,對於她,除了個別專業外國文學詞典裡有過簡要介紹外,就幾乎難覓蹤跡了,不過,繁體字版的《鋼琴教師》已經在港臺地區出版;在美國,儘管可買到四部耶利內克的作品,但她的書基本賣不動。一些美國的出版社認為,耶利內克的作品太殘酷,不是那種能暢銷的作品。她獲獎後,連美國《紐約時報》都感到意外,載文指出,近年最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浮出水面時,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知道得獎者是什麼人。該報由此對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結果提出了質疑,認為瑞典學院忽略了包括普魯斯特和喬伊斯在內的現代文學不少頂級大家,還有一些名作家,一年又一年被視為問鼎該獎的有力人選,卻總是落空。

2003年南非作家約翰?邁克爾?庫切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訊息曾令許多中國的文學研究者和作家大感意外,儘管此前,他的代表作《恥》已於2002年推出中文版,一些專業報刊已刊發過幾篇相關評介文章,而他在歐美文壇已經享有相當高的聲譽。

2002年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在得獎前也不為人知。他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訊息令世人感到意外的程度,更甚於耶利內克的獲獎。很多匈牙利人都沒聽說過這位同胞,就連匈牙利的許多大學文學教授、評論家也不知道他是誰。他在匈牙利以外默默無聞是自然而然的了。在中國,只在一本作家詞典中能找到短短几行介紹他的文字。倘若不是諾貝爾文學獎,凱爾泰斯很可能會一直這樣默默無聞下去。

英國作家V。S。奈保爾在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以前在歐美文壇已被視為重要作家,但他和庫切一樣,人們似乎在世界文壇上可以找出一批同樣有理由,甚至更有理由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傑出作家。在他獲獎前,在歐美,奈保爾早已享有聲名;在中國,則只有花城出版社在十來年前出版過他的一部小說《米蓋爾大街》,另外,譯林出版社已買下他的兩部代表作正在組織翻譯出版,有少量學者在關注他,但對絕大部分中國讀者來說,奈保爾是個未曾聽說過的名字。

相比之下,200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倒是一個例外,但他的獲獎仍然是一個極大的意外。生於1930年的品特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不過,儘管品特一直被公認為英國20世紀繼蕭伯納之後最傑出的戲劇家,也對世界劇壇產生過重大影響,但他早已過了文學創作的巔峰期,也早就被諾貝爾獎的預測者忘記了。到2005年3月,他已宣佈終止自己的劇作生涯,全力投身於政治活動。誰也不會想到品特此時還會得諾貝爾文學獎。

文學仍然是評委考慮的最重要因素

為什麼新世紀初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都是陌生人呢?為什麼瑞典學院以外的專家、學者、媒體認為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