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官軍大營,便又有上千的官兵當了逃兵,投向了刑天軍這邊。
而剩下的官兵雖然還沒有逃,但是也早已沒有了鬥志,當官的紛紛要求要進入洛陽城之中,可是亢孟檜和時下的洛陽兵備道王胤昌如何敢放這麼多官兵入城呀!他們可都是知道這些官兵是什麼德行的,放他們入城跟放賊軍入城基本上也差不多了,一萬多官兵入城,鐵定會把洛陽城搶個精光,更何況城中本來就缺糧少食,一下再湧入一兩萬人,讓他們吃什麼呀!指望他們守城更是扯淡,根本就不可能的,反倒是更加劇了城中缺糧的現狀。
於是亢孟檜最終拒絕了城外的官兵的要求,令他們繼續在城外駐守,抵禦賊軍攻擊洛陽城。
當城外官軍得知亢孟檜拒絕他們入城的訊息之後,頓時一片譁然,就連軍將們這次也不幹了,縱兵奔至城下大罵亢孟檜和城中的官員們,甚至指名道姓的大罵福王朱常洵,罵他們毫無人性,視他們這些官兵性命如無物,該死到了極點。
而這個時候肖天健一聲令下,幾路兵馬齊頭並進,朝著洛陽城下逼來,隨著刑天軍越逼越近,這些在城下鼓譟的官兵也支援不住了,紛紛一鬨而散,要麼朝城北方向逃竄,要麼就乾脆倒戈投降刑天軍,直接便華麗轉身成為了刑天軍的一員,調轉了刀口,對準了洛陽城。
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
本來城外還有河南總兵張任學坐鎮,可是張任學本非武將出身,他本來是天啟年間進士出身,曾經歷任太原知縣等文官職務,後來逐步升遷至了鳳陽巡按,去年還朝之後被放之河南,結果他看到河南諸將不思練兵報國,不能用事,便上疏怒斥這些武將,並自請轉為武職,要親自持戈討賊,崇禎帝最終答應了他的要求,說來此人也是一個相當剛直的官員,可是轉為了總兵官之後的張任學卻手中沒有一個兵,後來本來是想從山西調部分兵馬歸他統領,可是山西那邊因為去年和晉南刑天軍大打一場,損兵折將,一時間也抽調不出兵馬給他,最終只是從彰德府一帶拼湊了部分兵馬給他。
張任學帶著這點東拼西湊的兵馬居然還在河南打了一場勝仗,靠著偷襲克復了魯山縣,雖然後來因為肖天健擊敗左良玉回師豫西,主動放棄了魯山縣,可是也算是這一次官軍和刑天軍的河南會戰之中少有的一個亮點了。
張任學在放棄魯山縣之後,退回開封府,不久便又受命率部趕到洛陽增援,結果他還真就帶著這些雜兵們跑到了洛陽城,駐紮在了城外,受命負責督管城外官兵,可是沒成想等他到了洛陽才知道,這裡的情況已經爛到了極點,洛陽缺糧,福王吝嗇不拔一毛,官軍早就人心離散,根本沒幾個人想著要在洛陽跟賊軍死戰到底,張任學雖然坐鎮城外,可是根本就約束不了城外的這些官兵們,當官兵們看到刑天軍攻過來的時候,頓時卷堂大散,張任學雖然極力勸阻,可是也未能攔住他們繼續留下拼命,倒是連他帶來的兩三千部下,也跟著跑了許多,結果張任學基本上又成了光桿司令。
說來這個張任學也算是可敬,情勢已經發展到了這等地步,可是他還是糾集了極少數的死忠分子留了下來,眼看著刑天軍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他帶著這數百死忠,居然對刑天軍的大軍發動了一次有去無回的自殺性的進攻。
肖天健勒馬於大軍之中,看著這支留在洛陽城外最後的一支數百人的官軍,居然來了一次決死衝鋒,也不由得大為驚詫,同時連同他麾下的諸將也暗自對這些官軍感到欽佩,不管是任何朝代,將亡之際總是還會有一批忠於帝國的忠勇之輩為其殉葬,而張任學恰恰就是這樣的人之一。
隨即肖天健下令諸軍停止前進,列陣迎敵,眼看著這幾百人如同蚍蜉撼樹一般衝過來,所有人都一臉肅穆的望著這支官軍,一排排的火銃平放了下來……
城牆上所有洛陽官員和守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