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兩面大旗,招兵買馬,組建騎士團進行東征。第一支組建的,就是現今名聲赫赫、威震大陸,由西大陸戰神盧其阿諾執掌帥印的聖劍騎士團……
霍亨廷連戰連捷,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羅曼勇士、無地農夫、城市流民歸入其麾下作戰。三年後,總計有來自羅曼體系諸國的九個騎士團、超過十萬的羅曼獨立武士,跟隨這位冒險家東征異族…
…
憑藉這股毀滅性的武裝力量,霍亨廷接連滅掉幾個斯甘特小國和二十幾個斯甘特封建小領主,登基稱帝,建立其羅曼帝國的雛形。又經過了十幾代君王數百年的征伐,羅曼人不僅全數恢復祖先故地,而且把領土朝斯甘特人的本土推進,羅曼帝國也開始發展成為西大陸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
羅曼帝國的光榮史,同時也是斯甘特人的血淚史。
以本民族的名稱作為國號,反映出霍亨廷王朝毫無掩飾的強烈民族主義取向。當初起家立業時,民族矛盾就是霍亨廷一世巧妙利用的一顆棋子,徹底解除異族威脅也是他豎起的兩桿大旗之一。在羅曼帝國的征服過程中,斯甘特原住民遭到了殘忍無情的屠殺和奴役,甚至採取了令人髮指的種族滅絕政策,從而把西大陸兩大民族間的矛盾推向了不可調和的境地……
羅曼帝國和西教廷之間建立起非常牢固的政教大同盟。
當年教皇以極其傲慢的態度接見霍亨廷一世,最後才勉強答應讓這個寒酸的小貴族去試試運氣。孰料這一試,竟試出了一個遼闊而強悍的大帝國!後世的教皇與羅曼帝國皇帝之間的關係就完全改觀了。
羅曼帝國需要利用宗教的旗幟激勵將士們奮勇作戰,需要利用澤西教廷的各種資源替本國的擴張事業服務。而羅曼帝國不斷地開疆拓土,不僅大大擴充套件了西教廷的影響力,也給教廷提供了攬取什一稅、出售贖罪券等鉅額收益。
這是政權和教權的雙贏,帝國與教廷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超長的蜜月期。僅舉幾例,就能說明問題。 首先,最近這幾個世紀,將近半數的教皇從羅曼帝國轄區的大主教中產生。其次,在西教廷的影響力,布魯斯、法亞爾、班達拉等國加起來,也不一定比得上羅曼帝國一個國家。再者,著名的聖劍騎士團,同時向教皇和帝國皇帝效忠,其龐大的軍費全部從教廷的金庫裡開支……
當然,斯甘特人同樣是殺出來的善戰民族,絕非任人欺凌的主。
當羅曼帝國、奧爾斯、班達拉、法亞爾、布魯斯等羅曼體系強國出現時,以拉舍爾為代表的斯甘特體系各強國也開始崛起。
面對咄咄逼人的羅曼入侵,拉舍爾、科奴達、奧海穆、捷頓等斯甘特人建立起來的東部強國,在東教廷的組織下團結對外,進行全面反擊。
羅曼帝國雖然強大,但以一國之軍對抗整個斯甘特體系,也感到非常吃力,故而不得不向鐵桿盟友西教廷求援。
既然東教廷公然出面干涉軍政世俗事務,西教廷也拋棄了和平傳教的偽善面具,從幕後走上前臺,對邪派異端宣戰。在西教廷的督導和引領下,羅曼體系各國迅速走向聯合,支援本族兄弟。
東西教會間的宗教戰爭,正式爆發!
這場大戰,打打停停,戰戰和和,一打就是數百年。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宗教信仰上的對立、國家間的敵視、民族間的仇怨,也越結越深……
在這場宗教戰爭中,西教廷和羅曼帝國共同擁有的聖劍騎士團,一直都是戰爭舞臺上引人注目的主角,成為西教會聯軍中的絕對主力。
這個可怕的重甲騎兵集團,具有無與倫比的衝擊力,正面交鋒幾乎無堅不摧。一些見識過聖劍騎士團作戰的軍事觀察員評論說,東教廷各支隸屬部隊中能與之相提並論的,惟有教皇的貼身衛隊——聖堂武士隊。兩者雖然在戰鬥力上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