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民眾的後代,遼東的原住民呢,無緣無故的消失了嗎?
努爾哈赤初入遼東時打的口號是“恩養尼堪”,消除明朝弊政,解救遼東百姓,結果呢?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侵略者會對被侵略者一視同仁嗎?國土都被敵人佔領了,還想有安穩日子過嗎?後面,相信他的人基本上都死光了。
剛一開始,努爾哈赤搞了個什麼“計丁授田”,貌似是要打土豪,均田地,結果遼東的良田被他圈了一大半,授給了八旗子弟。剩下的才是“計丁授田”,而且要交稅賦,要服勞役,要出免費勞力去種皇田,還要抽丁去打仗,比大明朝廷還狠!
如果光是這樣,也還罷了,百姓再苦再累,起碼還能活下去,但是,當侵略者的本性暴露出來以後,他們的末日就到了。
後金統治者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以兇悍殘忍著稱史冊,他們殺人的理由很多:
在他們苛政的壓榨下,總有遼民奮起反抗,對反抗者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遇反抗,後金馬上進行殘酷鎮壓,而且不論你有沒有參與反抗,凡是反抗地區的遼民,要麼屠戮一空,要麼全部抓起來做奴隸!
你不反抗就沒事了嗎?那就錯了,後金會定期派兵清查遼民,行乞賴活的,直接殺了,叫你懶,不種地,浪費糧食,殺;糧食存量沒達到標準的也殺了,家裡存糧為什麼這麼少?不好好種地,是想逃回大明的懷抱吧,心懷不軌,留之何益,殺;家裡糧食太多,也殺了,大家都是計丁授田的,你家為什麼這麼多糧食,肯定是刁民,殺!
反正就是窮也殺、富也殺,懶也殺、勤也殺,反抗也殺、不反抗也殺,就算不殺也要把你抓去當奴隸,後金入主遼東才十多年,整個遼東原來的住民幾乎被屠戮一空,僥倖逃得性命的也全部成為八旗子弟的奴隸,只有少數走狗漢奸被編入“漢八旗”,作為偽軍,為後金賣命。
原本田人富谷,澤人富漁,山人富材,海人富貨,豐衣足食,富饒美麗的遼東,被後金整的人丁銳減,田地荒蕪,廬舍殘破,百業凋敝,遼民之痛,幾不欲生。
大明之傷,傷在財政,明朝的滅亡有種種客觀原因,但說一千道一萬,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沒有錢,財政危機才是大明的致命傷。
因為沒有錢賑災,災民造反;因為沒有錢發糧餉,軍隊譁變;因為沒有錢支援邊軍,邊軍戰鬥力持續下降,從而導致了最後的崩潰。而明朝的財政危機就始於遼東,始於後金入侵,始於一年高過一年的遼東軍費。
後金入侵遼東始於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在此之前,大明雖然說不上有多富裕,但百姓的日子還是過的蠻不錯的,這點在一些民間章回體小說的側面描寫就能看出來。
像有本演義裡記述道:大明傳至萬曆,不說別的好處,只說柴米油鹽雞鴨魚肉諸般食用之類,哪一件價不賤?如數口之家,每日大魚大肉,所費不過二三錢,這算是花銷大的了。還有那些小戶人家,肩挑步擔的,每日賺得二三十文,就可過得一日。到晚上還可吃些酒,醉醺醺的說笑話,唱吳歌,聽說書,冬天拱火夏乘涼,百般玩耍。那時節大家小戶過的好不快活,南北兩京十三省皆然。
在後金入侵遼東以前,明朝的軍隊也不弱,像平定韃靼人勃拜叛亂的寧夏之役,抗擊豐臣秀吉入侵的朝鮮之役,平定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還有持續了十多年的明緬之戰,明軍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但自從後金入侵以後,情況完全變了,大明每年花費在遼東的軍費逐漸遞增,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遼東軍費就已經達到三百萬兩,到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遼東的軍費已經升至恐怖的九百萬兩!
那時候明朝一年的稅賦才兩千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