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殺了齊王楊及其兩個兒子和燕王楊,隋朝的宗室、外戚,無論老幼一律殺死。只有秦王楊浩平時與宇文智及有來往,宇文智及想辦法保全了他。

齊王楊一向失寵於楊廣,特別是當年楊廣雁門關被圍之時,楊表現得上躥下跳,一直幻想著楊廣被突厥人殺死後他能當上皇帝,楊廣在事後瞭解這些事情後,便沒再給楊一點權力。

楊和楊廣父子兩人一直相互猜忌,一開始楊廣聽說起了亂事的時候,還曾對蕭後說過:“叛亂之人不會是阿孩(楊)吧?”

而當宇文化及派人到楊府第殺人的時候,齊王楊以為是楊廣下令來捕他,還道:“詔使暫且放開本王,本王沒有做對不起楊家江山的事!”

叛軍沒理會大吼大叫的楊,將他拖拽到街道中砍死,楊最終也不知道要殺他的是誰,父子之間至死也沒能消除隔閡。

亂兵又殺了御史大夫裴蘊、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秘書監袁充、右翊衛將軍宇文協、千牛備宇文晶、梁公蕭鉅等人及其兒子。裴蘊臨死前的事後嘆息道:“沒想到與播郎(虞世基)商量,竟然誤了事!”

黃門侍郎裴矩因為平時對待作賤役的人也很優厚,又建議為驍果娶婦,所以在叛軍中有些人望,待亂事發生後,有人要殺裴矩,但一部分受過裴矩的亂兵卻道:“這不是裴黃門的錯,我們不該殺他。”

正爭執間,宇文化及到了,裴矩連忙迎到馬前行禮,因他從未得罪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便出言相護,使得裴矩避免了禍事。

宇文化及因為蘇威不參與朝政,也放過了他。蘇威名聲、地位歷來顯赫,他去參見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集合眾人來見他,對他格外尊重。

給事郎許善心對蘇威道:“公向來敢於直言上諫,被認為是我朝的忠良,今卻又為何屈服於弒君者?難道你竟也是貪生怕死的人?”

許善心說到最後,言詞已甚為激烈。蘇威支吾半響,不能回答。

蘇威屈服於宇文化及,也不能說他不是隋朝的忠臣,只能說他比較識時務,不願白白送死罷了,比較這時楊廣已死,蘇威已無力迴天了。

不過總會有一些人,明知是死也要抗爭到底,完全將生死置之度外。

李淵入關時,張季的弟弟張仲琰是上洛令,帶領部下、百姓佔據城池抵抗,誓不投降,但最後被部下所殺。

宇文化及之亂,張季、張琮都為為千牛左右,宇文化及弒君後,張季、張琮都不願臣服於宇文化及,還對其大罵不止,宇文化及便讓人將張氏兄弟殺了。

名不經傳的張家兄弟三人,卻都死於國難,這令一些為了苟且偷生而對宇文化及卑躬屈膝的人感到十分羞愧。

十四日夜晚,經過一整天的殺戮,該誅殺的人基本都已全部殺掉了,百官都戰戰兢兢的到朝堂祝賀宇文化及,不過只有給事郎許善心沒到。

許善心的侄子許弘仁騎馬跑去告訴他道:“天子已經駕崩了,宇文將軍代理朝政,滿朝文武都集於朝堂,天道人事自有它相互代替終結的道理,又與叔叔您有什麼相干,何至於這樣流連不捨!”

許善心聽後很生氣,不肯去。許弘仁只好回身上馬,哭著走了。

宇文化及派人到家裡把許善心捉到朝堂上,不過一會兒又放了他。許善心不按朝見的規矩行禮就走出朝堂。

宇文化及生氣地拂袖道:“這人真是不知好歹!”於是又重新下令把許善心捉回朝堂,將其頭顱砍下。

許善心的母親範氏九十二歲了,撫摸著靈柩但並不哭泣,“能死國難,真是我的兒子!”範氏之後躺著不吃東西,於十幾天後去世。

四月十二日,宇文化及以蕭後的命令立秦王楊浩為皇帝,住在別宮,不過只是讓他簽署釋出詔敕而已,仍然派兵對其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