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5部分

卻只為了你抬眼看他們一眼。

金鐘銘明擺著是要在釜山拍完電視劇,然後等到釜山電影節的到來,到那個時候,首爾這邊的導演協會估計已經精疲力竭了,到時候夾著主場優勢,趁機一波流就可以帶走……但是,架不住教授們和媒體們已經等不及表現出自己的價值了!

就這樣,第一波造勢來的非常勐烈,主要是教授們和專業電影媒體們突然開始全線關注底層電影從業者們的社會保障問題……多麼高大上,多麼偉光正的論題,而且這個問題真正討論起來又是多麼吸引人的目光那些個摔斷了腿的臨時工,因為層次低加入不了工會,也不能稱之為專業人員,所以一旦在劇組出了事,就只能拿幾十萬韓元滾蛋,別的什麼都沒有!

有人爬回老家種地,有人開始擺攤,有人放棄了這個行當去當超市收銀員……當然,也有人還在不服氣,還在一直在打官司,可打了五六年,打到家底子全賠光了也沒拿到賠償的事情卻也屢見不鮮。畢竟嘛,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沒錢打你妹的官司啊?!

而當這些例子一個個擺出來的時候,認誰都不能不承認韓國電影確實存在著噬待解決的大問題。

所以,這波造勢甫一發動,立即就席捲了整個韓國文娛屆,而且成功吸引了民眾和其他泛文娛圈人士的注意。

然後,輿論的主題迅速的從底層從業者的悲慘境遇,轉移到了這究竟是誰的責任上面,並開始了大討論……呃,這才是這波造勢的真正關鍵。

其中,院線的深層責任當然是必然的了,他們是整個行業的吸血鬼嘛,但是要注意了,在這問題上主要是之前那三大院線的責任,人家金鐘銘可是清白的哦;而電影製作公司的鍋也少不了,他們是直接責任人嘛,同時這個時候,金鐘銘的cube也要成為業內典範的……這什麼意思誰都知道。

而沒過兩天呢,這件事情的矛頭卻突兀的指向了導演這個群體。

坦誠的說,這麼講絕對坑爹,或許在單個案例中你可以揪住某個導演的不適宜言論和作為,然後狠狠的抨擊他,但是將之前電影屆實際的意識形態掌控者,也就是資方主要對抗者的整個導演群體當做一個靶子,這難免就有些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甚至指鹿為馬了。

不過怎麼說呢?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狀。

任何一個人,一個群體,想要獲得話語權,想要闡述屬於自己的東西,就必須要先攻擊和壓制別人……哪怕你心裡清楚,自己的攻擊是虛偽和可笑的。

但沒轍,皿煮選舉如此,官場掰腕子如此,現在兩撥文化人爭奪電影圈意識形態的話語權也是如此,甚至同時進行的tvn造勢活動中,有線和無線電視臺也在互懟嗎?甚至,就連女團們在搞競爭的時候,那些粉絲都會不自覺的順勢踩別家的藝人一腳。

這是這個社會的天性。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時候,導演協會的強大戰鬥力也就體現出來了。說實話,面對著這種強烈的輿論攻勢和大肆抹黑,換成韓國別的什麼狗屁協會,要麼早就膝蓋一軟直接跪了,要麼腦子一熱就懟上去了。

可實際上,相比較於對方那群人的無組織無紀律,導演協會已經立足於韓國數十年,從日據時代就尼瑪跟日本鬼子懟過了,後來更是一屆屆政府懟下來的,有人坐過牢,有人街上捱過打,有人被噴過胡椒水,還有人跟總統談笑風生,至於什麼示威啊,散步啊,那更是家常便飯。經了這麼多,他們早就有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組織架構,而且還鍛煉出了一批出色且得到了業內廣泛認可的領導者。

所以,導演協會那幾個出色的精英人物,迅速的判斷好了局勢,理清了思路,然後主動且強有力的約束住了導演群體因為他們知道,這時候衝上去是找死,因為無論如何,這件事情中都存在著一個在道德上有著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