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不禁在掩卷時感嘆:“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也!中國的大學倘若也能有一批這樣的大師,那將是今日中國青年人之幸、中華民族之幸、中國之幸!”
在本書中,本森堅持用第一人稱來寫作,讓人感覺他在向你娓娓道來。作者從不矯揉造作、不妄自尊大,只是希望將自己對人生的一些體會與感想抒發出來,也沒有過分強調自己的思想所蘊涵的價值,僅供世人參考而已。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孔寧老師和策劃編輯的指導與信任。限於譯者才疏學淺,深恐不能還原作者的思想,還請讀者多多雅正!同時更願與讀者分享讀過此書後的感受。願我們都能在快樂的閱讀之旅中感悟人生、收穫喜悅,願今日中國之青年都能透過這本《仰望星空》開啟自己的人生之窗。
第一章 一種生活方式(1)
第一章一種生活方式
生活,我很熱愛它,但我並不被它所奴役;自由,我很嚮往它,但我從未被它所束縛。我常常在家裡做生活實驗,用它檢驗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但知易行難。然而,生活中故意為之而嘗試的失敗,通常要比循規蹈矩的成功更具價值。
生活,我很熱愛它,但我並不被它所奴役;自由,我很嚮往它,但我從未被它所束縛。我常常在家裡做生活實驗,用它檢驗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但知易行難,不過好在只是實驗而已,況且作用在我這個卑微之人身上,於大眾也無傷大雅,所以各位看客切莫大驚小怪。社會上,有著許多對生活充滿積極嚮往之人,因此,我對自身所做的實驗,並不感到懊悔和沮喪。如果諸位問我:做這些事情是否值得?我的答案只有某種遺憾之情。
當我靜下來的時候,我常想,作為一個單身漢,在一年之中有約摸半年時間從事學術研究,而另半年則老老實實待在一處,這樣做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我也常常捫心自問,自己到底要幹嗎?於是,我便不想繼續待在大學宿舍裡,並非因為我經濟拮据所致,而是因為在校園裡,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一些人情世故中疲於奔命。雖然,我在大學校園裡,也有不少情投意合的朋友,但我卻不想自己成為一隻到處遊蕩的鴿子,彷彿時時刻刻都在尋覓棲身之地。
與很多在各種社交場合下疲於奔命的人不同,我喜歡一個人獨處,在皓月當空時,一個人靜靜地咀嚼思想,讓靈魂與自己的心神一次次碰撞,接受昨天、今天、明天各種思潮的洗禮。綜合以上因素,我便極為喜歡在自家的火爐旁、椅子上、書堆裡,尋找愜意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是迫我屈就於其他家庭裡的一些繁文縟節,受制於他人的安排,那就仿若將我扼殺了一般。當門鈴意外響起,要是我不得不擱下手中的筆,強迫自己滿臉堆笑地迎接不速之客,那便等同於拿刀戕害我。此外,若是在別人的牽引之下,到我不願去的地方,那將是對我的折磨。即便如此,我也必須拋下心中的嚮往,接受或者忍受這些俗事,因為我最擔心的還是失去與他人的交往。
第一章 一種生活方式(2)
在我一些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的時間要在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中一點點消磨,但是,我的內心卻常常湧出一種嚮往,即過上一種靜思與反省的生活。當我一想到要到處與人作恭維式的拜訪時,內心就倍感煩悶,因為這些流於表面的應酬形式,恰恰是一種缺乏活力的生活方式。當我不得已而為之時,我就時常叮囑自己不能過於放縱,而要時刻增加自身的活力。
手中之筆,一直是我難以割捨的手足,它既是指引我生活的良師,也是排遣我胸中寂寞的益友。與那些形式上的拜訪不同,創作對於我來說,可以做到對靈魂的解讀、情感的宣洩、情操的陶冶,是一種充滿激情、陽光的舉措。
要想不被這些流於形式的拜訪所幹擾,還有一劑“婚姻”藥能將自己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