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中興,言四十九位真人太少,欲要廣收門徒,以平儒教九十六聖君之數。
道門以天算之術,攬四方之才,其他兩教莫能比擬。
“不衝動的林沖”、“流沙河魯智深”、“大李廣花榮”全部都是剛穿越沒兩天,就被道人找上門來,帶去了白玉京。
……
除了三教,其餘各家也各有收穫。
兵家遇到了一個千古難遇之才,她雖不通兵陣之術,但那身體魄卻是驚世駭俗,合該修煉武膽,斬萬萬人,或許有望“人屠”之境。
法家亦是撿到了寶貝,那人若是成才,可裁斷諸異端。
醫家、陰陽家、墨家……
奉此良機,各家都想一試。
或可取代三教!
……
“咦?他們怎麼都撤了。”
楚君回往西走,去往商國依舊走的是直線,所以途徑了魏越聯軍之前紮營的地方,他發現這裡竟已經成了空蕩蕩的一片。
別說大軍,人都看不到一個。
“他們雖走,卻未離開商國境內。”菩薩的感知比楚君回遠很多。
剛剛三國之間的軍戰算是野戰,是拉開了陣勢打的那種,兩方都佔不到地利之便。
若問商國為什麼不固守城池,而是非要出來打野戰。
無他……邊境的城池雄關丟的差不多了。
商國左庶長百里太淵不拼這一波野戰都不成,後面的地形已無據險可守的可能,他要是不頂住,半個商國就得落入魏越的手中。
眼下雖說楚君回神兵天降,絮蠶山一戰算上最開始那個道人,總計幹掉了儒道兩教十一位登山境,大大緩解了戰場壓力。
但是魏越縱然撤退,仍是佔著商國的地方。
曾經千辛萬苦打下來的邊關,已經變成了他們最堅固的營壘,成為了永遠紮根在商國境內的刺。
“菩薩懂戰事嗎?”楚君回突然很好奇。
“略懂。”
“那你如此智慧,為何不做三軍統帥,而是讓那左庶長百里太淵領軍?”
“即是尊商王之令,亦是因為佛不攝權。”
商王把民心都讓給佛教了,再把權利讓出去……那此處就不是商國,而是佛國了。
“那菩薩會算命嗎?”
“略懂。”
“可曾算到自己今日身危?”
“佛曰,大劫將至,天機混亂,不可盡信。”
“菩薩還真是有問必答。”
“承汝恩再生,一世智慧皆傳也是應該。”
一說一話間,楚君回已經看到了商國的大片潰軍,也看到了在他們中間,唯一一支士氣高昂的軍隊——曲家軍。
“參見行者!”
包括曲向么在內,這一百七十九人皆拄棍半跪行禮。
他們對楚君回佩服的五體投地。
絮蠶山一戰,曲家軍的所有人都見識了什麼是天上魔主,人間太歲。
他們沒見過佛祖,不知道佛祖有多厲害,他們只見過行者,就覺得不會有人能比他更厲害了。
從今往後,行者就是他們心中的佛!
菩薩贊曰:“汝向上求,亦向下化,可走菩薩道。”
一個人的強大並不是真正的強大……
佛祖座下有菩薩羅漢,儒聖座下有聖君,道祖座下有真人,所以三教才能成為天地間的主角。
楚君回一擊幹掉了十個聖君真人,菩薩沒誇他,但是他能帶著曲家軍全乎去全乎回,還讓跟著他的一百七十九個人都能有所收穫。
這就是被她認可的本事了。
佛教可以幫助商國,但商國自己總不能一直沒有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