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怎麼辦?李風雲、李子雄和李渾怎麼辦?是乘機割據稱霸,與聖主大打出手,還是妥協忍讓,臥薪嚐膽,蓄積實力,等待時機?
如果是前一個選擇,以齊王和三李現在的實力,轉眼間灰飛煙滅,必定敗亡,並且禍及中土,所以只能是後一個選擇,齊王只能忍耐蟄伏,而三李也只能獻出開疆拓土的武功,以期贏得聖主的暫時合作,利用這個寶貴時間發展壯大。
看到澹臺舞陽連連點頭,李百藥嘆道,“現在,齊王不重要,齊王的態度更不重要,而飛狐那邊實際上沒有選擇,只能以最快速度出關,迅速與李風雲會合,在最短時間內讓聯盟實力再上一個臺階,幫助李風雲拿下安州和東北,唯有如此,齊王和三李才能爭取到聖主的合作,才能爭取到寶貴的發展時間。”
澹臺舞陽思考良久,問道,“我們走了,齊王在關內獨木難支,一旦聖主”
“左驍衛將軍、順政公董純,已卸任彭城留守,轉任雁門太守,正在赴任途中。”李百藥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說道,“右驍衛將軍、郕國公李渾雖然出任安東副都尉,卻被變相剝奪軍權,這顯然是聖主對齊王的嚴厲警告。由此不難看出,短期內,尤其在安州和東北迴歸中土,南北關係空前緊張乃至瀕臨破裂,南北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不利局面下,聖主還需要齊王鎮戍長城、威懾北虜,暫時還不會對齊王痛下殺手。”
澹臺舞陽又問道,“出關是大事,即便明公已經給了明確指令,但未經他的首肯,安州亦沒有與長城內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我們貿然出關,是否有安全上的保障?”
實際上這一擔心不僅李百藥有,齊王亦有,只是聖主拿李渾來警告齊王,殺雞儆猴,把齊王嚇倒了,心驚膽戰不敢出手相助了,而澹臺舞陽親赴懷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得到齊王的幫助,確保留守軍團轉戰出關的安全。
李安期第三次適時插話,“某將即刻趕赴安州,代表大王,勸說小叔同意你們撤進安州。”
。。。
。。。
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
十一月二十五,紅水河,長漢城外,聯盟大營。
李風雲接到了大總管府的急件和李子雄的書信,看完後大為吃驚,急忙把斛律霸、呼延翦、井疆六斤蜚、山松子和若干大斧五位兄弟請了過來。
米庸因為率雷霆第二軍與步利設阿史那咄爾一起北上弱洛水招撫霫族諸部去了,所以當年秘軍僅存的七人中,有六位齊聚帥營。斛律霸等人心領神會,知道李風雲召集他們要商討的事情,肯定與當年恩怨有關。
六人圍火盆而坐。李風雲神情嚴肅,拿出大總管府急件,當眾宣讀,語氣十分凝重。
聽完之後,帳內氣氛有些壓抑。斛律霸等人面無表情,沉思不語。
行宮傳出謠言,秘兵刀就是白髮賊,矛頭直接對準了裴世矩,這顯然是突厥人的離間計,而宇文述等少數知情者,迫於當前內憂外患的困局,不得不想方設法維持中樞內部的團結,再加上聖主和中樞對安州和東北的迴歸又抱有期望,因此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在此刻挑起內部鬥爭。
突厥人的目的是什麼,顯而易見,而聖主和中樞亦不會上當中計,所以就有了安東都尉府的橫空出世,就有了李平原出任安東都尉府的首任都尉,並且公告天下,李平原就是秘兵刀。由此不難看出,聖主和中樞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要拿下安州和東北,就是要一舉建立開疆拓土之武功,至於其他的,諸如白髮賊的真實身份,白髮賊和楊玄感、裴世矩、齊王之間有何秘密,等等,統統不重要。
當真不重要?當真不會秋後算帳?荒謬,即便是痴兒也不會相信。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聖主和中樞之所以網開一面,不過是想榨乾對手的價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