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依照以前法國戰場上的行軍速度,4天時間足夠他們一路向北隨後一頭扎進地中海了。一路上與英軍散兵交戰數次,任海濟出人意料的沒有處決那些俘虜的英軍士兵。只是下令沒收他們身上的所有東西后將這些一無所有的戰俘驅趕進沙漠深處。

3月17日,在更北面的默基利與梅耶兵和一處。“瓦露基利”集中所有戰力開始東進。20日,他們在託布魯克外圍英軍防禦線上與隆美爾的第5裝甲師合流。

託布魯克就在眼前。任海濟計劃中由昔蘭尼加突擊開始的北非戰役第二階段即將結束。

第一百零六章大英帝國終結的序曲(7)

第一百零六章大英帝國終結的序曲(7,到網址

………【第一百零七章 大英帝國終結的序曲(8)】………

凱特爾到達北非前線是3月27日的事,這時候隆美爾率領著北非軍團已經圍攻託布魯克第3天了。隆美爾與任海濟最大的共同點便是身為指揮官的他們從不待在後方,總是跟隨部隊出現在最前線。當凱特爾到達前線指揮部的時候,任海濟正與隆美爾發生激烈爭執。

剛開始隆美爾認為,他的部隊面對的是一支準備大撤退的弱旅。不攻下託布魯克,在班加西以東的昔蘭尼加地區就再也找不到合適的海港。這個時候德軍每天需要1500噸物資。不攻下託布魯克,他們的給養只能從班加西或的黎波里穿過沙漠長途運輸。同時在10天前,馬耳他島上的德軍已完成修復,擴建島上機場的工作。這意味著由馬耳他起飛的大批德軍轟炸機能飛抵託布魯克上空,協助他戰鬥。隆美爾最初認為佔領託布魯克輕而易舉,自己根本不用將時間浪費在這裡。可是英軍頑強的防禦打破了他的期望。

駐守託布魯克的英澳聯軍由51歲的澳大利亞少將萊歇爾·莫斯特指揮。他向部隊下令:“託布魯克不是敦刻爾克。如果大家想要出去,必須與德意聯軍作戰。不準投降,更不準逃跑。”其實他不用這麼說,託布魯克內的英澳聯軍士兵們也知道自己除了戰鬥到底外沒有任何選擇。“戰斧行動”徹底失敗,讓整個昔蘭尼加地區那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散的英軍所剩無幾。從託布魯克到開羅的土地上什麼都沒有。託布魯克守軍想要撤退根本得不到任何援助。除非他們自己殺出條血路。而英澳聯軍離開修築了2個月之久的託布魯克要塞,這也是隆美爾所希望的。

當然身為英軍指揮官的莫斯特沒理由滿足他的對手隆美爾的希望。除了傻瓜,誰會在自身實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傻傻離開自己長時間修築的要塞陣地?於是莫斯特心甘情願當起縮頭烏龜。他的龜殼是早年由義大利修築的防禦工事。最外層“紅色防線”的防禦周長達50公里,到處都是相互纏繞的帶刺鐵絲網,連線著140座強大的火力點,低下掩體上修築了鋼筋水泥保護層,每個火力點可以住2色防線”後3公里處是“藍色防線”。“藍色防線”上佈設了許多地雷,穿越其間的鐵絲網更多,每隔500米就是一個火力點。憑藉著這兩層厚實的龜殼,只要士氣沒有崩潰,莫斯特有信心守住託布魯克。

事情的發展也和莫斯特所想的一樣。19日,當昔蘭尼加突擊的德軍部隊匯合後。隆美爾便迫不及待的展開攻擊。第5裝甲師的坦克沒有遇到任何阻礙便越過了託布魯克以西一道鐵絲網陣地。因為藏在“紅色防線”地下掩體中的澳軍士兵不敢招惹德軍坦克。

當第5裝甲師的坦克衝過澳軍士兵的掩體時,澳軍從德軍後方瘋狂掃射。德軍坦克沒有看到身後那些陷入絕境計程車兵們,繼續威武的向前進攻。因為“藍色防線”與之後的託布魯克就在眼前。不過他們很快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衝破面前的防線到達託布魯克。在不遠處,英軍的野戰重炮從兩側向德國坦克猛烈開火,藏在“